名稱:鈮板,鈮片,鈮帶,鈮箔
牌號:nb1,nb2,r04210-2,r04261-4
技術條件:符合gb3630-83,astm b393-89
用途:航空、宇航工業中熱防護和結構材料,電子管及其它電真空器件,超導材料,耐熱合金及硬質合金等。
鈮化學符號Nb,原子序數41,原子量92.90638,屬周期系ⅤB族。1801年英國C.哈切特從鈮鐵礦中分離出一種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該元素為columbium(中譯名鈳)。鈮是灰白色金屬,熔點2468℃,沸點4742℃,密度8.57克/立方厘米。鈮是一種帶光澤的灰色金屬,具有順磁性,屬于元素周期表上的5族。高純度鈮金屬的延展性較高,但會隨雜質含量的增加而變硬。鈮對于熱中子的捕獲截面很低,因此在核工業上有相當的用處。
鈮板在低溫狀態下會呈現超導體性質。在標準大氣壓力下,它的臨界溫度為9.2K,是所有單質超導體中最高的。其磁穿透深度也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鈮是三種單質第II類超導體之一,其他兩種分別為釩和锝。鈮金屬的純度會大大影響其超導性質。
鈮板對于熱中子的捕獲截面很低,因此在核工業上有相當的用處。
化學性質
室溫下鈮在空氣中穩定,在氧氣中紅熱時也不被完全氧化,高溫下與硫、氮、碳直接化合,能與鈦、鋯、鉿、鎢形成合金。不與無機酸或堿作用,也不溶于王水,但可溶于氫氟酸。鈮的氧化態為-1、+2、+3、+4和+5,其中以+5價化合物最穩定。
鈮金屬室溫下在空氣中是極其穩定的,不與空氣作用。雖然它在單質狀態下的熔點較高(2,468°C),但其密度卻比其他難熔金屬低。鈮還能抵御各種侵蝕,并能形成介電氧化層。
鈮的電正性比位于其左邊的鋯元素低。其原子大小和位于其下方的鉭元素原子幾乎相同,這是鑭系收縮效應所造成的。這使得鈮的化學性質與鉭非常相近。雖然它的抗腐蝕性沒有鉭這么高,但是它價格更低,也更為常見,所以在要求較低的情況下常用以代替鉭,例如作化工廠化學物槽內涂層物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