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鋰合金棒是一種由鎂(Mg)和鋰(Li)為主要成分的輕質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較高的比強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1. 主要特性
- 輕密度:
鎂鋰合金的密度通常在 1.35–1.65 g/cm3*之間(取決于鋰含量),是商用金屬結構材料中輕的合金之一,純鎂(1.74 g/cm3)。
- 高比強度:
雖然強度不如鋁合金或鋼,但其比強度(強度/密度)優異,適合對重量敏感的領域。
- 良好的塑性:
鋰的加入顯著提高了鎂的塑性(尤其是Li含量>5.5%時),可冷加工成型。
- 減震性能:
鎂鋰合金能有效吸收振動和噪聲。
- 耐低溫性:
在低溫環境下仍保持良好性能。
牌號與成分
- LA141:14% Li,1% Al,余量為Mg(密度約1.35 g/cm3)。
- LA91:9% Li,1% Al,余量為Mg。
- LA43:4% Li,3% Al,余量為Mg(密度約1.6 g/cm3)。
注:Li含量越高,合金越輕且塑性越好,但耐腐蝕性可能下降。
3. 應用領域
- 3C電子:筆記本電腦外殼、手機框架(需表面處理防腐蝕)。
- 汽車工業:輕量化零部件,如方向盤骨架。
- 科研領域:用于輕材料或復合材料的基體研究。
優缺點
優點:
- 輕,減重效果顯著;
- 良好的電磁屏蔽性;
- 可回收利用。
缺點:
- 耐腐蝕性差(需防護處理);
- 高溫性能較弱(鋰的熔點低,約180°C);
- 成本較高(鋰資源及加工技術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