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在熔融狀態下非常活潑,長期以來未能找到適合的熔鑄方法與造型材料,致使鑄鈦落后于變形鈦合金20多年。1956~1962年美國貝爾(Beal)等開發出真空自耗電弧凝殼熔鑄技術,使鈦鑄件正式進入工業生產。20世紀70年代,開始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從70年代以后,鈦合金大型薄壁精密鑄造技術得到開發與應用。在其材料使用性能接近或等于航空鈦鍛件的前提下,成本降低50%左右,因而鑄鈦技術得到快速發展。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它將取得和變形鈦合金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