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發達國家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成為亞洲最大、全球前三的鈦焊管專業制造商,我們改寫了全球鈦焊管的產業格局。”7月27日,在長沙舉行的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彭丹說,只要堅持專注細分市場,專攻核心技術,就能成為行業“尖兵”。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周洋 攝影 徐行 田超
鈦金屬是“上天入海”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核電、石化等領域不可或缺,然而產品在精深加工方面存在技術短板,以前一直依賴進口。
公司成立之初,就對標國際一流,瞄準解決中國鈦工業“卡脖子”的問題,發力“高性能鈦焊管制備技術”國產化研究。2007年創新“鋼鈦聯合”模式,突破了鈦焊管原材料鈦帶卷的核心關鍵技術,打通了“熔煉-鍛造-熱軋-冷軋-焊管”全產業鏈。
“在創新的路上不斷奔跑。”彭丹介紹,2016年以來,湘投金天承擔了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和“華龍一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凝汽器用高性能耐蝕鈦焊管國產化研制任務,完成首臺套生產,實現產業化。目前,鈦焊管產品服務于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當前,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加大了對鈦產業包括鈦焊管的布局,產業競爭更加激烈。彭丹認為,“專精特新”企業必須在產品品質管理、技術研發等方面做到極致,將長板不斷加長,才能繼續在行業領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