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金屬
大到飛機升空、空間站建設
小到關節替換、種植牙手術
都離不開它
有這樣一門技術
和“國產大飛機”息息相關
中國曾落后美國14年
現已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今年兒童節
中國鈦合金領域的奠基人與開創者
今年88歲的中科院院士曹春曉
出現在科普節目
“十萬個為什么·抖音百科奇妙夜”中
接近1小時的時間里
88歲高齡的他身體板正
用帶著浙江口音的普通話
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鈦合金的科研之路

網友們紛紛被院士的精神打動
直播間一個評論寫道:
“這才是真正的明星,
值得我們追的明星”

“我想去國防單位,為國防做貢獻”
曹春曉在演講中
回憶起自己的科研之路
在上小學時聽聞
日本1937年8·13侵略上海的歷史
“中國沒有抵抗日本飛機轟炸的能力”
他在那時就埋下
科技強國、振興中華的理想

曹春曉3歲時母親抱著拍下的全家合影
1956年
曹春曉畢業于交通大學機械系
他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
追求兒時的夢想
“我想去國防單位,為國防做貢獻”
于是曹春曉來到北京
參與籌建了中國首個航空鈦合金實驗室
鈦合金是當時發展出來的一種新金屬
美國早在1954年投入使用
而中國晚了十余年
鈦合金因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
是飛機發動機不可或缺的材料
它可以讓
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
飛得更快更高、更遠、更靈活
他的心臟里有他研究一輩子的鈦合金
在曹春曉和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
中國鈦合金技術從0起步
現已躋身世界一流
鈦合金被廣泛用于
殲-15飛機、國產C919 大飛機
神舟飛船、航天火箭
乃至醫療、機械領域

20世紀80年代,研制成功TC11鈦合金盤模鍛件后,曹春曉(左一)與貴州安大廠技術人員合影
1995年
忙于工作的曹春曉
發現自己心臟跳得太慢
他因此戴上了鈦外殼的心臟起搏器
從此
這位給戰斗機造“心臟”的院士
心臟里有了他研究了一輩子的鈦合金
明明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
曹春曉卻始終投身科研關注航天事業發展
2006年
國務院批準成立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
曹春曉成為唯一從事航空材料研究的委員
他又擔任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全國各地奔波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
曹春曉在現場激動不已
和總設計師以及其他幾位院士留下合影

曹春曉院士(左四)在C919下線現場
跟年輕人聊聊愛情
科研之外
曹春曉花了很多精力去做科普
通過短視頻平臺和“90后”“00后”們對話
在傳播航天知識 點燃他們的航天夢的同時
他還提及很多年輕人關心的話題
曹春曉和夫人張琲聯相濡以沫60載
他以此聊理工男如何找愛情
“可以從自身多考慮一下
怎么讓對方感覺到對她是真心的愛”

他勸年輕人要勞逸結合:
我從小就愛打乒乓球,也下下棋
也種種花,也唱唱歌、跳跳舞
談到鈦合金、談到航天強國
年近九旬的曹春曉仍激動不已:
我有兩個夢想
一個是親自坐上國產大飛機
二是我國早日做出航空發動機

曹春曉表示
自己還會繼續努力
去研究或者配合研究鈦合金
他祝福年輕人找到喜歡的方向:
我年輕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職業
所以這一生都高高興興地搞工作
獻身至愛,樂之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