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產品銷售價格卻持續走低,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企業如何生存發展?9月20日,記者從寶雞核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核力新材”)了解到,今年以來,企業通過引進新設備、提升生產工藝等系列舉措,蹚出了一條降本增效的新路徑。今年前八個月,企業實現產值2.2億元,同比增長63%。
當天,記者走進核力新材管材生產車間,只見巨大的廠房內生產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序忙碌著,一根根閃耀著金屬光澤的管材隨之誕生。在管材切割設備一側,一些被剪裁下來的邊角殘料被收集到一個個編織袋中。“我們將這些殘料、邊角料收集起來,然后運到另一個廠房的熔煉爐回收利用,既實現了變廢為寶,又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核力新材總經理陳洋介紹。近年來,公司一直在探索低成本鈦材的生產。經過19個月的設計、安裝和調試,今年7月,公司“低成本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化項目”的核心裝備——3150kW電子束冷床熔煉爐,成功產出牌號TA2、規格8400mm×1560mm×255mm、單重15噸的EB鑄錠。這標志著核力新材跨出了降本增效的關鍵一步。

“經過測算,現在我們每噸鈦材料的成本下降了5000元,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實施,我們的成本還能進一步降低。”陳洋說,“低成本鈦及鈦合金產業化項目就是要把國內目前所采用的鈦材傳統的流程和工藝進行改變和顛覆,從而達到降低工藝成本的目的。”記者了解到,核力新材引進的這臺3150kW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在寶雞民營鈦企業尚屬首臺。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方面該設備能大量回收殘料,實現殘廢料的高效回收利用,并且有效剔除金屬中的鐵、氧等影響鈦金屬各項性能的雜質元素,實現鈦金屬的提純,從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所生產的鈦鑄錠為扁形,其結構能直接進入國內90%以上的爐卷軋機,節約鍛造與再次扒皮的工藝成本和金屬加工耗損,為下一步鈦殘料的高質量循環利用夯實基礎,降低鈦金屬加工中的新增碳排放。此外,今年核力新材推出的新產品——“大卷重寬幅鈦帶卷”,經業內專家評審,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低成本、高品質有效提升了核力新材的市場競爭力。“今年前8個月,我們的訂單一直很飽滿,從年初到現在,我們一直處在馬不停蹄生產保交付的狀態。”陳洋介紹。據了解,今年公司的目標是產值達到3.6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