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記者走進寶雞市金海源鈦標準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海源)與總經理許成面對面訪談“工業之米”——小小的緊固件與大大的鈦視界。
金海源是2023年記者采訪的第一家鈦企業,訪談中自然少不了新年互祝的氛圍,播種“工業之米”的許成臉上掛滿了2022年豐收的景象與新年的喜慶。許成送走洽談貿易的客戶回到辦公室剛落座,記者端上熱茶開門見山問2022年金海源生產經營狀態如何?“2022年生產經營還不錯,總體平穩,增長幅度10%左右”,陽康后的許成回答道。接著,他介紹說金海源這幾年的發展年年都有小幅增長,從中看到了市場對鈦金屬材料的剛需在慢慢增長,比如,從石油、化工、航天、航空、航海等很多領域對鈦緊固件的需求中,金海源明顯感覺到了鈦產業的新動向。

在談及企業的發展時,許成說“好馬配好鞍,雖然只是一顆顆小小的螺絲螺帽,沒有好的裝備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說,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適應客戶的要求,這一年多我們僅裝備投資已經上千萬元。從許成的談話中能夠感覺到金海源之所以能生產出市場所需的“工業之米”,這與許成對品質的苛求對裝備的“奢求”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除了擁有機會外,更需要把握機會的能力與眼光。他說,春節后金海源新投資的300多萬元裝備即將到位,將提升金海源緊固件生產能力,助力2023年金海源生產再上新臺階。
采訪中,記者問如何看待2023年的鈦產業發展趨勢?許成說,從目前金海源所簽訂單分析,2023年鈦市場剛需應該持續小幅增長。他補充道,從緊固件需求的訂單中可以看到鈦市場的增量變化。許成自信滿滿的眼神告訴記者,春節后投資300多萬元的裝備到位,他已經對新訂單的落地胸有成竹。
2023年開年,記者采訪的第一家鈦企業金海源很小,但生產的小小鈦緊固件品質卻很好,是鈦緊固件企業的佼佼者。“金海源緊固件”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這是金海源走在國內外鈦金屬緊固件前列的基礎。小小的緊固件映射了鈦產業發展的新動向——2023年鈦景依然看好,剛需依然小幅增長,鈦市場應用端仍在慢慢的拓展之中,期盼上、下游合理釋放產能,科學匹配才能實現鈦產業發展的雙贏或者多贏。
什么是“工業之米”?
緊固件,是作緊固連接用且應用極為廣泛的一類機械零件。緊固件,使用行業廣泛,包括能源、電子、電器、機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壓等等行業,在各種機械、設備、車輛、船舶、鐵路、橋梁、建筑、結構、工具、儀器、化工、儀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緊固件,是應用最廣泛的機械基礎件。它的特點是品種規格繁多,性能用途各異,而且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極高。因此,也有人把已有國家標準的一類緊固件稱為標準緊固件,或簡稱為標準件。緊固件被譽為“工業之米”(記者根據資料綜合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