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寶雞鈦及鈦合金產業鏈上,“出圈明星”一個接一個——
寶鈦集團研制生產的多個鈦合金產品,助力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問天實驗艙、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等航天重大型號成功升空或返回,一次次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寶雞興隆鈦業公司員工臨近年底仍在奮戰,為300架C919飛機供應特殊鈦材;

寶雞科輝鈦業成功研制TC4亞洲最大鈦合金鍛件……

▲寶鈦集團棒絲材生產線
去年以來,寶雞鈦產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前11個月,全市鈦材產量約6萬噸,產值約560 億元,增速達到6.1%。
寶鈦集團入選第一批省級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鏈主企業,全市鈦及新材料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5戶,鈦領域高成長性企業層出不窮。
這背后的“密碼”是什么?近段時間記者深入行業進行了調查。
激活的制造DNA
寶鈦研究院坐落于寶鈦老廠區,被一片綠樹包裹,顯得神秘而厚重,這里主要圍繞國家戰略布局做研究。
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用到寶鈦材料。今天回頭看,如果沒有敢于吃螃蟹的勇氣,是不可能讓鈦材登月的。寶鈦研究院副院長王小翔說:“我們走訪航天某院,了解他們需要特殊的鈦合金型材替代鋁合金,但認為,國內并不具備鈦合金型材的生產能力,可我們不想放棄這個寶貴機會,集團領導反復琢磨,決定必須攻關!”
這個過程曲折而艱辛,難以想象。剛開始,擠壓幾十個棒坯,只出5個;擠出來可能有些是T型材,有的是平板,有的是歪歪扭扭的形狀。研究院發動技術人員,結合現有手段,解決型材矯直問題,堅持攻克了擠壓模具設計制作、擠壓潤滑等技術難題,長征五號鈦合金材料研制任務終于圓滿完成!

▲寶雞鈦博會受到業界客戶的歡迎
2022年北京冬奧會,組委會應用寶鈦提供材料制造的200輛氫能客車、三架無人機,因重量輕、噪音低、零排放等特點,被稱為“最綠色”的冬奧會。
“用鈦帶做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對鈦帶沖壓性能、平整度有很高要求,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從鑄錠雜質含量的控制,到軋制、熱處理、拉矯等工藝參數等方面,反復試驗,不斷優化,最終保障了燃料電池雙極板性能穩定。”王小翔說。
氫能客車未來是新能源布局的重要賽道,這對寶鈦而言,意味著在能源綠色低碳供材上,提前拿到“入場券”。
制造業沖向高端,最源頭的要求是材料優質。2019年,寶雞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進入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標志著“寶雞鈦”納入國家戰略。

▲大力神公司的生產車間
去年以來,鈦及鈦合金產業鏈作為我市十三條重點產業鏈之首,由市委書記楊廣亭擔任產業鏈鏈長,出臺《寶雞市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全力實施龍頭企業壯大、中小企業集聚、延鏈補鏈強鏈、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引進培養、服務體系優化“六大工程”,促進了寶雞鈦產業高質量發展。
專家和業界人士稱“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的推進,激活了寶雞鈦產業的制造DNA!”
去年5月,一塊直徑1.92米,厚度0.69米,單重達9噸的TC4亞洲最大鈦合金鍛件在寶雞民營企業寶雞科輝鈦業研制成功,為國家某重點項目提供關鍵配件。
問
鈦合金是難加工金屬,大噸位的鈦合金鍛造更是難上加難,這樣大的鈦合金餅是怎么加工出來的?
答
科輝鈦業負責人蔡雙凱說,為解決大型鈦合金坯料生產加工中的問題,他和團隊成員進行多次專項研究、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萬無一失的方案。他們從原料把關入手,采用優等海綿鈦和鋁釩合金,經過三次真空熔煉生產出優質大噸位鈦合金鑄錠。在鑄錠鍛造中,公司選取6500噸液壓快鍛造機,經15個火次,反復換向墩拔,使鈦合金組織結構更加均勻,晶粒更為細小。
經過第三方檢測,材料成份和力學性能達到國標要求,超越了項目負責方“三一重工”的技術要求,這令對方刮目相看:“沒想到,你們一家民營企業,做產品標準要求這么高!”

▲寶鈦集團3.3米熱軋生產線
通過這次生產,科輝鈦業掌握了特大噸位鈦合金鍛件的制造工藝,解決了鈦合金塑性較高,但變形抗力大的加工難題,填補了國內特大型鈦合金鍛件的市場空白。
放眼望去,我市實施鈦及鈦合金產業鏈后,像這些類型的企業,攻關一項難題,就開拓一條路徑,產業維度提高,競爭更有底氣。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寶鈦集團共承擔了60多個中省科研項目,其中31個項目取得明顯突破。正因為寶鈦集團作為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帶動了我市數百家民營企業也在為寶鈦做配套上練真功。
不走尋常路
產業路徑的選擇,決定了努力的方向和到達的高度。去年以來,寶雞鈦產業集群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專精特新型企業不斷涌現,差異化的存在,讓寶雞鈦的“花園”千姿百態、爭奇斗艷。
寶雞市鈦程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創立于2005年,從當初兩三百萬元的銷售收入發展到去年銷售收入破五億元,17年實現百倍增長,成為國內生產鈦及鈦合金層狀金屬復合材產量最大的民營企業。

▲大力神公司的技術人員在檢測產品
去年10月,鈦程金屬以5600萬元的最高競標價拿下英國THERAMX公司的NTPC Rihand項目訂單,而和他們同臺競技的都是國內知名大企業和日本公司。為什么“鈦程金屬”仍以“傲嬌”價格拿下訂單?鈦程董事長何寶明說:“我們所有的工藝和操作,能保證交出完美無缺的產品,這種百分百的功夫是定高價的底氣!”
公司主管爆炸技術的負責人楊學山向記者介紹,在爆炸焊接領域,鈦鋼金屬復合板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其難度遠超其他金屬,目前國內的一流企業只能做到八米左右長的復合板,而且結合強度和結合律并不能得到完全保證。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提出要啟動大面積鈦鋼金屬復合板的研究與開發,目標是將復合板長度提高到12米以上,剪切強度要達到180Mpa(國標140Mpa),結合律達到100%。第一次看到這個項目,楊學山感覺像“天方夜譚”,但大家必須迎難而上。

▲博信金屬正在鍛造鈦材
做了大小幾百次的實驗,來確定最合適的材料性能、炸藥性能,包括溫度、濕度、風向等細節,而且從根上改變了炸藥和起爆方式。“當我們成功爆炸12米的鈦鋼復合板后,所有人臉上都充滿驕傲,這是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成果,是鈦鋼復合板領域的巨大突破,后期的探傷、性能檢測,更是一氣呵成、完全達標,這個項目完成后,我們的鈦鋼產品迅速進入國內高端市場,像核電項目等,質量完全可取代甚至超過進口產品。”楊學山說,鈦程生產的6/60*3000*12000(mm)鈦鋼復合板刷新了國內鈦鋼復合板單次爆炸成型的最長、最大記錄。公司先后承攬了塞爾維亞、印尼、土耳其等燃煤電廠項目的復合板材供貨。
瞄準一個領域,實施延鏈補鏈強鏈,使寶雞鈦產業突破瓶頸,走出一條跨域路。
不久前,寶雞富士特鈦業集團為澳大利亞3D打印增材制造公司Titomic供應高純低氧超細鈦粉60噸。想起剛創建鈦粉廠的情境,董事長王利剛說:“當時我國還沒有高純度鈦粉,為填補市場空白,父親和幾位材料專家天天討論制備工藝,一爐一爐試,廢渣堆滿后院,當看到鈦粉表面光潔、粉體細密、流動通暢的樣子時,大家很激動!”

▲大力神公司的加工現場
“富士特鈦”一直在探索高純度鈦粉的提煉工藝,曾參與起草了《中國有色金屬鈦粉行業標準》,成為行業標準制定者。如今公司年產銷總量持續占到國內外的70%以上,是國內最大的鈦粉生產企業、世界科技前沿公司的穩定供貨商。
持續深化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強了我市鈦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格局。
寶雞市金海源鈦標準件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緊固件,曾用到4500米載人深潛器和萬米級載人潛水器上,而且還是全球最大的緊固件庫存商德國伍爾特、美國快扣公司的合作企業。

▲大力神公司的項目建設現場
為啥這么能?
公司總經理許成拿出一本制作精良的《金海源的鈦標準件全書》讓記者看,只見厚厚冊子上,所有鈦標準件及參數詳盡其中,堪稱“百科全書”,用戶一翻一目了然,員工一看胸有成竹,銷售員可以精準對接客戶,如此精細管理,沉淀出企業不一般的專精型“氣質”。
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不僅包括打通上游的問題,還包括專業化以及管理經營的創新,“金海源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是寶雞鈦產業厚積薄發后,必須走的突圍之路。

▲鈦博會上客商云集
在推進鈦及鈦合金產業鏈中,我市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企混改,整合優勢資源,擴大企業規模。作為我市第一家混改的鈦企,寶雞寶鈦精密鍛造有限公司去年實現加工收入1.3億元。
股東之一的寶雞拓普達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錦,在談到和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時說道:“民企有裝備、有技術團隊,國企有高質量的訂單、高標準的加工要求,我們在合作中,提高了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合資公司的運行效能更高。”
挺進高水平賽道
這三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投資放緩是常理。但唯獨鈦產業投資力度空前加大,據粗略測算,今年鈦及新材料產業累計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投資將達到180億元。
問
在低迷期能贏得大手筆投入,為什么?
答
“這主要得益于我市鈦及鈦合金產業鏈推進,促使寶雞鈦產業向高水平賽道挺進!”有專家說。
培育優質的發展環境是慢工,非一朝一夕能見效,要有愚公之志。近幾年外地鈦追趕投資,搶灘布局鈦產業鏈,這對寶雞而言面臨不小挑戰:寶雞沒有鈦礦資源,下游成品制造也不在這里,要想持續領先,需將自己定位在全球鈦工業價值體系上,爭取占領有利“生態位”。
市委、市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對全市鈦業鏈進行資源整合與布局,去年6月30日成立陜西鈦谷集團,這是寶雞第一次從市級國資層面出發,破解大企業與小企業“各自為戰”的問題。陜西鈦谷集團董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會長王文生介紹,“集團主要為解決區域內鈦企業供應鏈短板和融資不足問題,圍繞產業鏈做縱深整合,形成完整的‘產學研’生態鏈。”
目前鈦谷集團已與中國最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朝陽百盛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國鈦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聯手,開展供應鏈項目第一筆產品交易。

▲鈦博會上客商在討論鈦產品
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也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慢工。去年市政府、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寶鈦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組建西北有色金屬寶雞創新研究院,探索“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人才培養”模式。
科研成果轉化集散地正在持續發力。寶雞巨成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創新受益者。董事長羅建輝告訴記者,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學聯合開展鋰電銅箔生產設備用的“電解槽支架”項目的研發。這項技術的研究,試制、批量化生產,填補國內空白,取得發明專利,目前公司實施的‘電解槽支架’項目,產值近5億元,占公司總產值的80%。
記者了解到,去年我市積極為企業爭取省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專項資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及創新獎勵資金近5000萬元,科創和工業基金向鈦企注入5500萬元,惠及企業百余戶。獲支持的項目涉及高性能鈦材加工技術、面向未來的新材料、鈦企業數字化轉型等,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要實現突破。

▲萬全國際先進鈦及鈦合金產業園項目正在緊張施工
陜西鼎益鈦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去年5月爭取到我市工業基金投入2400萬元,用于擴大生產線及科技成果小試中試環節投入。攤開公司履歷,記者發展這家企業不簡單:鼎益鈦谷從一起步,就為波音、空客、GE等航空公司供應具有特殊用途的鈦材,客戶對材料要求的嚴苛,鍛造了企業的“高點起步”;他們生產的Tipro鈦產品已經成為鈦合金增材制造領域3D打印材料的全球領導品牌;3D打印增材制造用鈦合金絲棒材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鼎益鈦谷的總經理葛強表示,市上給的這筆資金對企業太重要了!
而一系列的“強筋壯骨”措施,讓寶雞鈦產業鏈正在延展生機:
強鏈得到升華。鑄錠是鈦制品生產的源頭,目前寶雞從事熔煉鈦及鈦合金鑄錠的廠家星羅棋布,但設備老舊、生產成本高、鑄錠質量不穩定。陜西萬豪鈦金特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低成本、高品質”鈦熔煉5G智能生產線,將實現智能化管理、自動化控制,微量合金元素自動化添加,為世界首創。

▲萬全國際先進鈦及鈦合金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
補鏈得到完善。寶雞高新區“鈦及鈦合金軍民融合產業園”,因為擁有亞洲唯一一臺奧地利RF-40型精鍛機組及國內最先進的6300T液壓快鍛機組等高端裝備,能干別人干不了的“品質活”,吸引遼寧、湖南、新疆等上游廠家,來這加工產品。投資方陜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照明說:“我們正在建設全國最大、存貨2萬噸的鈦及鈦合金熔鍛現貨交易中心,到時上游廠家不用拿現材來熔鍛,來交易中心購買現貨就行,這能為企業節省至少兩個月時間,加速鍛材出貨周期。”
延鏈實現飛躍。近日,陜西愛骨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會議室里,頭腦風暴不斷上演。公司負責人王煒說,“去年《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制度》在全國推行,政策放寬后,在寶雞就可以給各地知名企業代加工‘醫用鈦材器械’,醫用鈦材就大有用武之地。公司現有場地上建設的醫療鈦材加工園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中。”
做強“中國鈦谷”
這幾年,隨著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船舶制造等領域對鈦材的需求旺盛,外地城市如四川攀枝花、浙江麗水、云南楚雄、河南洛陽、新疆哈密、貴州遵義,這些地方,都在結合資源優勢,打造鈦產業項目。
面對追兵,寶雞如何筑起行業競爭“護城河”?業界人士認為,寶雞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產業完整鏈條、行業話語權等方面具有別的城市難以比擬的優勢,“中國鈦谷”地位顯著。

▲科輝鈦業工作人員正進行產品檢測
但要站在整個世界范圍來看,在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領域所需的高端產品,供給仍有較大缺口,國家重要工程項目所需的高端鈦材及制品,相當數量依然要靠進口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鈦產品。
寶雞鈦業協會執行會長李獻民建議,我市要充分調動各類科技資源加大對關鍵性課題的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帶動行業上下游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智能化轉型,為未來長期技術領先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寶雞市鈦及鈦合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用好秦創原(寶雞)創新促進中心,加快建設西北有色院寶雞研究院、寶雞鈦合金應用技術研究院等機構,提高產業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能力,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市工信局負責同志認為,內部企業不能打亂仗,要規避同質化競爭、相互殺價的影響,積極發揮寶鈦集團的頭部引領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及市場資源配置手段,鼓勵企業分工合作,將不同優勢環節的企業聯系起來,打造新型產業聯合體,利用平臺型企業,推動產業鏈向上游基礎環節和下游應用領域延伸和拓展。

▲鈦企業生產場景
當前我市鈦材生產領域過于集中,如何讓產業持續穩健發展?很多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要向民品延伸,鈦的應用空間還很大。寶雞歐遠金屬公司負責人郭建峰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戶外燒水壺、杯子、餐具等產品,一年銷售額達到2400余萬元,從全球40個店鋪這幾年銷量看,鈦產品的耐腐蝕磨損、無過敏等優勢,越來越被人們接受。
“向民品領域延伸”真要落下,并非易事。相較南方很多地方完備的制造業產業基礎,在寶雞構架一個新的終端產品生產線,因投資成本較大,配套跟不上,而讓資本卻步。王勇錦認為,“要想辦法引入一類想用鈦制品替代原有產品,有堅定的產品升級想法的品牌企業,相對來講,這類公司會因為寶雞鈦加工材的制造基礎雄厚,而選擇落戶寶雞。”
市招商局負責人表示:“融資、融智、融創,保持開放,是寶雞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只要內部鍛長板補短板,外部強鏈接、拓新局,寶雞鈦產業一定會有大飛躍!”
“中國鈦谷”海納百川,相信通過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的持續推進壯大,寶雞鈦產業的優勢將更加凸現,明天依舊“鈦厲害”!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