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國核鋯業以創新驅動發展為突破口和源動力,全面推動員工崗位創新和價值創造。于今年研制出國內首個獲批的核級鋯及鋯合金標準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核級鋯材檢測溯源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把創新的“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敢于有夢
把目光投向標樣研制
標準樣品是保證標準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實施結果一致性的參照物,利用標樣可以校準分析儀器、驗證分析方法、校對分析結果和考核分析操作水平,是保證分析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手段。對于化學分析來講,標準樣品就是“立身之基”。
由于鋯合金應用領域的特殊性,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受到關注,而國內鋯基金屬標準樣品完全依賴進口,隨時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進口采購的高成本以及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斷供風險像一座大山沉沉地壓在所有人心口。為了不受國外制約,推進公司標準化體系建設,研制鋯及鋯合金標準樣品成為了理化檢測團隊必須攻克的難關。
勇于追夢
守正創新填補空白
國核鋯業立足“國之大者”,引導員工轉變觀念、自我驅動、敢于突破、勇于探索,營造了人人想創新、人人會創新、人人能創新的濃厚氛圍,基于自身的產業平臺,率先開展國產標樣自主攻關。
2020年初,國核鋯業理化檢測團隊結合我國鋯產業的實際市場需求,根據GB/T 26314-2010《鋯及鋯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和YS/T397-2015《海綿鋯》產品技術標準設計了Zr-0、Zr-4、Zr-6三種牌號不同含量的標準樣品,設定了一個創新攻堅目標,勢必要將“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標樣研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深度融合。在研制過程中,公司產業平臺上各相關單位聯動配合,團隊中技術、技能骨干們立足崗位,積極開展工藝技術和檢測技術的融合攻關。團隊充分借鑒國內外研制經驗,在成分設計、選料、熔煉、鍛造、機加、精密制屑、篩選清洗、檢測的各個環節創新探索、反復試驗、勇敢攀登。過程中僅檢測環節開展的試驗就近百余次,在面對因環境、設備、操作人員差異而導致的數據偏差問題時,團隊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頭腦風暴,不斷尋找方法,加嚴各項要求,最終實現檢測定值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團隊成員夜以繼日、不怕辛苦、不懼困難,逐一攻克了熔煉、精密制屑、篩選清洗等過程中的各種技術難題,以篤定專一的工作態度、協同高效的工作方式、積極妥善的溝通方法逐漸養成“意識動作”,在研制過程中牢牢控制住標樣的均勻性、穩定性和準確性的關鍵環節,掌握的工藝參數、構建的標樣評價體系、積累的研制經驗形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經過長達兩年的數據積累和分析測試,最終完成了一定含量梯度分布的三個核級鋯及鋯合金標準樣品的研制和定值,且標準樣品成分元素種類更多。
2021年12月,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有色金屬分技術委員會27名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鑒定,作為國家標準樣品上報審批。2023年初順利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認證,獲得國內首個核級鋯及鋯合金標準樣品證書,擁有了唯一專屬的GSB編號,并榮獲國家標準樣品優秀三等獎。
勤于圓夢
架起成果轉化的橋梁
標準樣品的成功研制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如何進行市場推廣、進入應用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團隊通過“一攬子”的服務方案打通了國產標準樣品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團隊設計了標樣的標簽和包裝,組織黨員成立“標樣封裝突擊隊”,同心協力開展標樣稱重、分裝、包裝工作,建立了標樣臺賬和管理制度。今年5月,理化檢測自研國內首個核級鋯及鋯合金標準樣品首批發貨,標志著國核鋯業自研標準樣品從研制、市場推廣正式進入到應用階段,開啟了標準樣品市場化運作的新篇章。
國核鋯業的標樣追夢人,以創新集智攻關,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也為國核鋯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國核鋯業將繼續以國家使命為己任,著力打造核級鋯材研發制造檢測領域的創新型產業基地,奮力邁進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新征程,為中國核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核電強國夢的實現構建堅實的基礎。(趙曉東魏楚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