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第三次走進位于保稅區的寶雞市通潤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簡稱通潤鈦業)。通過幾次走訪通潤鈦業,腦海里閃現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禮記·大學》)的新感覺——
第一次走進通潤鈦業是2022年6月4日,那天先在老廠區參觀,隨后到位于保稅區的新廠區參觀。當時正在建設之中,總經理李寧說,廠房建設都是真材實料每平方米造價三、四千元。廠房質量的確杠杠的,舍得投入。他說,我們從廠房建設開始就對標國際。在建設廠區走了一圈,他說,這是職工就餐的地方,這是展覽室,這是現代化辦公區域,等等。記者注意細看,材質、施工質量確實不錯。李寧說,要建設良好的廠區環境。

第二次到通潤鈦業新廠區走訪時拍攝的攀枝花市相關部門參觀
第二次走進通潤鈦業是響應中宣部“新春走基層”,那是今年1月6日。那天盡管寒風凜冽,但通潤鈦業生產卻是熱火朝天,任務飽滿。那天有攀枝花市組織相關人員參觀通潤鈦業。記者在生產現場看到2500噸快鍛機組下“熱鈦翻滾”,高溫驅走了凜冽的寒風。通潤鈦業一邊建設一邊生產。當時記者感悟地說,通潤鈦業已經“鳥槍換炮”。
第三次走進通潤鈦業是昨天11月14日,這次走進的體驗是一個“新”一個“驚”:廠區潔凈如新,很干凈;車間生產濃濃欣欣向榮;當初講的辦公區域什么展廳、餐廳全部就位,而且彰顯現代化氣息。一樓的LED顯示屏“通潤品質,聯通世界,創建世界一流鈦材供應商”的企業愿景與窗明幾凈的整個廠區十分協調。記者在辦公區域看見“記住:自主自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等一條條淺顯易懂的話語,彰顯了通潤鈦業上上下下的行為理念。
李寧言語不多,重在做實事。三次走進通潤鈦業聊鈦的發展、趨勢、未來,話題契合,彼此話閘子打開,能夠感覺到他是平易近人又很開明的一位企業經營者,這樣的敞開辦企思維格局在80后經營者中比較難得。聊天中,他說有想法準備再上新項目,公司管理層、技術層提出不同意見,相互論證市場后,暫緩上新的項目。從這個角度講,李寧作為企業的創始人能有如此胸懷,也體現了通潤鈦業“潤”字里的涵養與含義——潤通萬物、滋潤萬物。放到企業來看,企業在發展中滋潤員工,員工在創造中滋潤企業,相互成就通潤鈦業的發展;放到市場來看,通潤用科技滋潤客戶,客戶用信任滋潤通潤,相互成就獲得雙贏。
李寧說,通潤鈦業主要產品是棒材、鍛件、加工件,立足航宇標準,走高質量發展道路,95%以上的產品出口國外。記者在展廳看到,通潤鈦業已經通過了lSO9001、航空航天BV9100、挪威石油NORSOK M650、PED 2014/68/EU等質量體系認證。難怪他說通潤鈦業的目標是“創建世界一流鈦材供應商”。今年,盡管在鈦行業的調整市中,通潤鈦業卻逆風而行,實現銷售產值同比增長一倍左右的佳績,創通潤鈦業建企以來的最好成績。
三次走進通潤鈦業,每次都有“新”的感覺——那就是與時俱進。盡管“新”已成為通潤鈦業發展路徑上的一個符號,但通潤鈦業的“新”始終在“潤”字中滋潤著思維的創新,滋養著科技創新、品質創新、品牌創新,滋潤著企業朝著創建世界一流鈦材供應商的目標邁進。“記住:自主自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或許通潤鈦業就是在自主自律中找到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