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當大多數人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喜悅中時,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卻是一片繁忙景象。機器的轟鳴聲、工人的忙碌身影,構成了一幅熱火朝天的生產畫卷。

“今年1月份,我們公司各項指標均突破目標值,迎來了首月開門紅!”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副經理秦為濤難掩喜悅之情。他表示,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企業干部和工人的共同努力。春節期間,許多工人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生產一線,確保生產任務按時完成。
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由龍佰集團云南國鈦和金川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依托金昌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氣候條件,作為甘肅省2020年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的3萬噸轉子級海綿鈦項目于2020年11月正式落地金昌市。這不僅是金昌市“千億級”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為保障項目成功投產達標,金昌不斷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從完善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水平,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金昌市工信局在項目簽約后立即啟動‘產業鏈地圖’匹配,協調周邊企業,為我們解決了氯氣、氫氣、鎂等原料供應難題。若在別處至少需自建3年才能完成相關的配套設施設備,而在金昌,政府3個月就幫我們打通了所有供應鏈。”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副經理田忠元說。
轉子級海綿鈦是一種高端鈦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化工等領域。隨著全球對高端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這一項目的落地不僅填補了金昌在高端鈦材料領域的空白,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我們一期1.5萬噸項目2022年達產達標,二期1.5萬噸項目2023年10月建成全線投產,去年公司海綿鈦產能已達到3萬噸/年。2024年,累計生產海綿鈦2.4萬噸,完成工業總產值9.25億元。”秦為濤告訴記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在該公司企業技術中心原輔料分析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滴定化學分析,這一操作是用來判斷樣本含量是否合格。走進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有序運轉,銀灰色的海綿鈦產品正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
該公司通過與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在海綿鈦生產工藝上取得了多項突破。去年重點開展研發項目5項,研發經費超過300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4%,主要投向新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
“公司深化與政府部門溝通對接,在發改委、科技、工信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取得甘肅省民營企業100強、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市級文明單位、開發區科技創新領軍企業等榮譽。”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技術質量科副科長吳瑞翔說,2024年共成功申報項目5項,其中省級項目2項,市級項目3項,獲批政府補助資金超2000萬元。
近年來,錨定打造一流有色金屬產業集群,推進實施重大項目,創新企業服務模式,推動產學研合作,構建了鎳、銅、鈷、鈦、稀貴金屬5條細分產業鏈支撐、上下游企業協同集聚發展的產業生態,具有金昌特色和優勢的有色金屬現代化產業集群正在引領金昌制造業加速崛起,向“高精尖特”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