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寶鈦股份(600456)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9.67億元,同比減少20.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05億元,同比減少49%;基本每股收益0.4301元,同比減少49%。
看了寶鈦股份半年報告里幾個枯燥的數字,身邊幾個鈦業朋友說市場不好,今年生意真不好做。鈦微媒大潘說鈦事另辟蹊徑分析:鈦市場調整?鈦市場不好?那為什么這么多資本正在死死盯著不好做的鈦市場?據悉,2026年又將有兩、三家“巨無霸”涉足海綿鈦,至于涉足鈦材加工的不銹鋼、鋼鐵企業早已是數十家了。近日,四川某地招商部門咨詢我,欲在寶雞召開一個招商會,不知會否得到寶雞招商部門的支持,看似乎能把寶雞鈦材企業吸引過去,我開玩笑說“你們這是挖墻腳”......看看,這能說明鈦市場不好嗎?只能說明鈦市場其實暗流涌動。
就拿寶鈦股份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4301元來看,這也相當不錯了。看看滬深股市5000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每股收益超過0.4元的有多少家?看了之后再對比就知道,鈦行業還是不錯的。筆者從2000年至今一直堅持,市場對鈦及鈦材的需求一直保持“小幅小幅增長”,而產能則是“大幅大幅增長”,不匹配出現的調整不是市場不好,而是市場對供需的修復。
筆者以為,寶鈦股份半年度業績報告背后“隱藏”的是中國鈦市場另一種蓬勃向上——
鈦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寬廣了,而企業的市場越來越縮小了;鈦的蛋糕越來越大了,切割蛋糕的人越來越多了;市場對鈦的需求逐年增長,企業的利潤逐步稀釋;鈦圈企業感覺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域外企業感覺涉鈦業務比鋼鐵強多了......這看似一個怪象,其實是領域間的相互修復與調節,也是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鈦是朝陽產業,未來可期,其它領域入鈦“分紅”很正常。就拿寶鈦股份營業收入下降來看,實則是有些業務已經被國內其他廠家切割了一些出去。同樣,寶鈦股份也切割了其他企業的一些業務。現在是今天你切割我,明天我切割你,除非你的產品是“唯我獨尊”,用戶離不開你,那誰也無法切割你。
寶鈦股份、西北院、湖南金天、新疆湘潤、攀鋼、725所、云南國鈦、金鈦股份、江蘇圣珀、寶鈦華神、巨成鈦業、申吉鈦業、南京寶泰、科輝鈦業、天成航材、寶雞鑫諾特材等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在相互切割“小幅小幅增長”的市場需求。切割的人多了,市場需求分散了,自然經營收入都會相應下降(“唯我獨尊”的企業將會持續唯我獨尊,因為客戶離不開這樣的產品)。所以,要客觀公正看待調整的鈦市場,更要冷靜看待大家“搶”市場其實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沒有辦法,市場是無情的,市場是有規則的,起起伏伏的市場調整是為了供需的相對平衡。若想市場對鈦及鈦材需求的持續增長,需要大家另辟蹊徑拓展鈦的應用場景,不要一窩蜂生產某一種產品,真正打開千姿百“鈦”的發展空間,“小幅增長”的市場才會闊步前進。
市場沒有冬天春天之分,產品才有冬天春天之分。企業產品好又獨特自然享受市場的春天,企業產品品控不好又無特色自然得承受市場的冬天。“搶”市場是永恒的話題,如何“搶”市場需要企業的硬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