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流程
首先由發起投資人發起,聯合其它投資人以特定的組織形式成立的專門投資企業股權的基金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金根據投資策略和偏好去投資企業的股權。經過3-7年后通過某種方式退出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
在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有合作制,公司制,契約制,信托制,但在我國主要是以合伙制制和公司制為主,采用最多的還是是合伙制,因合伙制無論從法律和規范程度來說都比公司制要松散,目前對它適用的法律只有《合伙企業法》,顯然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操作空間,而公司制在國內各種法規和框架都比較完善,但是在稅收及其企業治理上存在缺陷,各有利弊。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私募股權投資的推出機制,在整個運作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決定了其運作的成敗,在發達國家這種推出機制是多元化的,從而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并購,回購,破產清算等方式。如何去認定這種特殊的投資機構?給它一個什么樣的法律體系發展環境?如何規避行業風險?如何規范和促進它的發展?如何讓它去推動地區或產業的發展?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系列問題。由于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還是新生事務,各級政府及其相關組織團體已經逐漸對它有所認識并意識到了推進和發展的必要性,但是認定它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機構?由那個部門負責管理?如何去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仍未出臺就說明了這一點,只有這些都盡快明確后,才能為其梳理和創造法律環境,目前與其相關的法律例如《合伙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信托法》和相關的稅法對這種基金而言都存在很多盲區,需要制定、整合或推出新的法律法規。
私募股權投資案例介紹
私募股權融資締造了太多的企業發展神話,其中,比較典型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蒙牛股份、無錫尚德、永樂電器、雨潤食品、中星微、千橡互動、國人通信、盛大、百度、攜程、阿里巴巴、掌上靈通、前程無憂、易趣、卓越網、空中網、分眾傳媒、太平洋人壽、聯想、卡森實業、平安保險、民潤、李寧公司、金蝶軟件等。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制造和銷售。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制造商,并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后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絡
2003年3月盛大網絡獲得軟銀亞洲4000萬美元注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5月13日,盛大網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05年7月軟銀亞洲撤出盛大,兌現5.6億美元,從4000萬到5.6個億,不到3年,投資收益高達1400%。
案例3——攜程網
1999年10月,攜程網吸引IDG第一筆投資,2000年3月吸引軟銀集團第二輪融資,2000年11月引來美國卡萊爾集團的第三筆投資,前后三次募資共計吸納海外風險投資近1800萬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僅僅4年多的創業型公司攜程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攜程網也隨即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輪海外上市的一個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