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金、18K金和精鋼一直是表殼材質的主流之選,但是這次我們介紹的鈦材質即是以種種優越性能而越來越常態地出現于腕表上,且不僅僅限于表殼材質。鈦本身是一種高強度但低質量的金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它最初廣泛用于航天、軍事領域,之后沿用至工業、汽車、醫學、珠寶及手機中,尤其在航天領域占據極為重要的作用。
鈦具有質輕、耐腐蝕、防磁等特性,它的極限抗拉強度與低等級的鋼合金相近,卻比之輕了45%,其密度比鋁高60%,但強度卻是鋁合金的兩倍,同時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其耐腐蝕性與鉑相似,只能被濃度很高的酸溶解。正是由于這種種非常適合于腕表領域的良好特性,鐘表制造師們借之以用,如今已然成為最受歡迎的前沿腕表材質之一,不少品牌都直接使用過鈦金屬或鈦合金,有的還將鈦金屬與其他材質融合,衍生出更多的應用方式,也足以見得鈦材質運用的廣泛性。
BREGUET 寶璣
鈦合金表殼+偏心陀飛輪裝置的鈦金屬框架
Type XX系列的誕生來源于20世紀50年代BREGUET寶璣為Aéronavale franaise(法國海軍航空兵)設計的XX型計時碼表,之后沿襲傳統將非軍用表款搭載自動上弦機芯的TYPE XX納入新系列之中。該系列計時表款仍保留原有的飛返功能,以配合飛行搜索模式的需求,Type XX外型堅毅,結構牢固,受到追求原創與技術性的運動表愛好者的歡迎。寶璣該系列中的Type XXI腕表技術上的特殊性在于,具備普通計時表款的中央計時秒針以外,還帶有中央飛返分針累積器及24小時時間顯示,自動上弦機械機芯。同時具有飛返功能,這是為航空學特殊定制的,可以允許計時碼表清零通過單次簡單操作立即重新開始。

新款XXI型腕表于2011年推出,首次采用2級鈦合金表殼,帶有黑色噴漆旋轉表圈和運動型浮雕數字。其功能包括日期、24小時指示器、12小時累積計時和小秒針。表殼直徑為42mm,采用螺絲緊固的表冠,具有100米防水性能。
除了運用于表殼材質中, 2013年亮相巴塞爾表展的Classique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77超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表,還將鈦材質運用于陀飛輪的外置框架中。擁有多重專利的鈦金屬籠框偏心陀飛輪裝置,無疑因為鈦材質的本身特性變得更為輕盈,與這款超薄腕表整體風格極為映襯。

此外,5377的機芯還配有抗磁性的硅質游絲以及硅質和抗磁性鋼制作的擒縱裝置,搭載振頻高達4Hz的581DR機芯,對于陀飛輪腕表而言無疑是極其出色的參數配置,而且不會影響動力儲存時間縮短,因為已獲專利的高能發條盒可以確保5377腕表即使從手腕上摘下之后,依然可以連續運轉長達80個小時之久。為了將僅為3mm的機芯精確置入7mm的表殼內,寶璣制表師們在機芯邊緣設置了能夠作雙向運動的環形鉑金自動陀。以外形而論包括4種不同的機鏤刻花,表盤飾有巴黎飾釘紋圖案以襯托出小時和分鐘刻度,外部邊緣則雕刻麥粒飾紋,8點30分位置的動力儲存顯示雕琢直線人字紋,菱形花紋勾勒出不同的功能區域。陀飛輪橋架的中心還鑲嵌一顆引人注目的藍寶石。
IWC 萬國表
鈦金屬表殼+鈦金屬表冠、表冠防護裝置+鈦金屬按鈕+鈦金屬表扣

這款工程師雙時區腕表,表殼由鈦金屬材質制成,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萬國表就已將鈦金屬等新興材質引入制表業界,皆因鈦金屬其出色的性能備受青睞。在這款腕表中除了表殼外,表冠、表冠防護裝置和按鈕也均是采用鈦金屬制作,并附有復雜工藝的橡膠涂層,使整枚腕表運動風格凸顯的同時也絲毫不妨礙日常佩戴。
該款雙時區腕表附設可供選擇的第二時間顯示,為掌握時間提供便利。表盤顯示所在地的當前時間,第二時間則借助一個白色三角型箭頭在24小時外圈上同步走時。可以小時為單位向前或向后調整,即使橫跨國際日期變更線亦不成問題。為了更好區分白天與夜間,表盤外圈的上半部分,即18點到6點區域顏色為黑色,表示黑夜;下半部分則為灰色顯示白晝,使佩戴者一眼即知,十分方便。
ROGER DUBUIS 羅杰杜彼
鈦金屬表殼+鈦金屬表扣

ROGER DUBUIS羅杰杜彼最為稱道的自然是業界內無人可比的、全日內瓦印記的機芯,這枚Excalibur王者系列鏤空雙飛行陀飛輪腕表所搭載的是融合了鏤空機芯與雙飛行陀飛輪兩大羅杰杜彼表廠引以為傲的重要特色,為凸顯腕表的整體風格,羅杰杜彼為其搭配“全黑”鈦金屬表殼,運用輕盈材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體現RD01SQ型鏤空機芯的超凡脫俗與靈動特質。
該枚腕表首次采用45mm的大直徑全黑鈦金屬表殼卻絲毫未增添其負擔,反而最鮮明地體現出力量、輕盈和透明的質感。自2005年起表廠便致力于新型鏤空機芯的研發,力求開發出更加輕盈靈動、創意大膽的現代鏤空機芯。此款手動上弦鏤空機械機芯RD01SQ,由319個零件組成,振頻為每小時21,600次,動力儲存48小時,不僅性能出眾,而且兼具美妙的視覺享受。同時腕表搭配手工縫制黑色鱷魚皮表帶,以及鈦金屬可調節折疊式表扣。
TAG HEUER 泰格豪雅
2級鈦合金表殼+2級鈦合金表扣

卡萊拉是TAG HEUER泰格豪雅的經典系列之一,作為一款靈感來自于賽車的運動表款,速度與激情成為其與賽車賽事共同的理念追求。除了開闊、易讀的表盤以及能足以耐路面磨損的抗震、防水表殼之外,高振頻、飛返計時等等復雜功能都在有條不紊地于每年推出的新品中突破已有水平、繼續創新出現。
卡萊拉Calibre 36飛返計時碼表“Racing”賽車計時表款亦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表款,其寬厚的表殼由2級超輕型鈦合金打造而成,表殼還經過噴砂和特殊處理的黑色碳化鈦涂層,這種技術也常常應用在領先的航空航天、汽車和建筑設計中,“Racing”擁有獨特的煙灰色表盤,計時碼表表圈以拋光的黑金打造而成,搭載錯落有致阿拉伯數字,并在紅色尖端的計時小秒針表盤飾有品牌標識。新的表帶是以黑色皮革搭配黑色的多孔層,配以黑色的2級超輕型鈦合金折疊式表扣,設計靈感源于賽車皮革方向盤套。
MonTBLANC 萬寶龍
鈦金屬表殼+鈦金屬針

2012年,MONTBLANC萬寶龍推出時光行者雙飛返灰鈦計時碼表,從命名中即可看出表款的核心技術理念,其一是雙飛返功能,啟動飛返計時后,中置計時秒針及略短的計時分針瞬間自動歸零,并實時自動展開新一項計時程序,而普通計時操作則需要暫停、歸零、再啟動的三個步驟。
其二便是有緞面及噴砂打磨處理的銀灰啞光鈦金屬表殼,呈現悅目的質感對比。整枚腕表呈現出統一的灰色格調,不同于黑白的異常醒目,灰色凸顯出低調的含蓄而又別具一格。為呼應啞光銀灰的鈦金屬材質表殼,表盤布局亦采用交錯的深灰淺灰,6個浮雕式小時數字組成的小時圈,圍著有炭灰色數字的深色日歷轉盤,9時位的白色小窗框圈出當日的日期;12時位的第二時區顯示圈及6時位置的小秒針盤有白色刻度;炭灰色第二時區24小時顯示器修飾細致:上午6時至下午6時之間的部份有浮雕式射線花紋,下方的夜間時數部份飾以多條條弧形花紋,象征夜空繁星。
TUDOR 帝舵
鈦金屬表殼+鈦金屬表帶
TUDOR帝舵的Tudor Pelagos不僅是一款外觀時尚的潛水腕表,更提供可靠性能保障。該腕表展現多項帝舵表歷史上的經典細節,是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表款之一。腕表配備直徑42mm的表殼,防水深達500米,表殼完全由鈦金屬打造之余,并經過磨砂處理。表殼配有排氦閥門,有助減低壓力以免腕表受損,線條分明的表殼旁鐫有“GAS ESCAPE VALVE”字樣。啞光黑色陶質字圈及夜光數字的單向旋轉外圈,讓操作簡便之余,更易于讀時。即使在極端環境下,矚目的鐘點標記與“雪花”形夜光指針依然能確保清晰讀時。設計特別的雙層內圈令三角形、矩形或方形的鐘點標記融為一體外,更令人聯想起品牌的歷史表款。
在具備實用、易讀及堅固特色的同時,Tudor Pelagos腕表的鈦金屬表帶除搭配不銹鋼折扣,更配備品牌自己研發并取得專利的自動調節彈簧裝置。借此系統,即使潛水服隨著深度及壓力的增加而收縮,表帶也能自動收緊調節;相反,在潛水員返回水面過程中,潛水服隨著水深壓力降低而膨脹,表帶便會變得較松,貼心的設計背后是創新高效的技術支持。
CORUM 昆侖表
鈦金屬主夾板及表橋

2013年,CORUM昆侖表橋系列的“Ti-Bridge”鈦橋系列首出女裝腕表—Ti-Bridge Lady,表款延續該系列經典的直線式及透明特色設計,白色陶瓷表殼內搭載著獨有的直線式長形機芯,以四支鑲有鉆石的支架固定,并沿用昆侖橋系列獨特的酒桶形表殼,加入優雅修長的設計概念及元素,成為鈦橋系列自2009 年問世以來的首枚女裝腕表。
為凸顯此枚鈦橋系列,表殼經特別設計,40.90 x 35.20mm的纖巧尺寸,配合流線的酒桶形狀,令腕表顯得更為女性化。秉承昆侖橋系列的透明設計特色,搭載著品牌自家研發和生產的CO 007機芯的Ti-Bridge Lady,采用無表盤面結構然卻能透視出豐富的設計層次效果—內環為珍珠貝母材質并設數字及小時刻度標示,外環則設以陶瓷制、鑲有寶石的18K金制或鑲有寶石的精鋼制的不同設計。陶瓷制表殼的表面及表背設藍寶石水晶玻璃,可欣賞到設太陽射線磨紋的發條盒及經緞面潤飾處理的鈦金屬夾板等,鈦橋板上鐫刻花紋及CORUM的品牌標識,直線式機芯運行亦顯露無遺。
H. MOSER & CIE 亨利慕時
鈦合金表殼

H. MOSER & CIE亨利慕時作為獨立制表師品牌,對于腕表材質的選擇和使用一向追求極致,2014年7月剛剛面世的勇創者萬年歷黑金版腕表,讓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萬年歷表款中又增一員,采用拋光DLC表面的鈦合金表殼成為最大亮點。
作為保護這款獨特的純金機芯和表盤的盔甲,亨利慕時創新性的通過鈦金屬與18K金的組合,結合傳統制表工藝和全新技術,榮獲日內瓦復雜腕表大獎的HMC 341萬年歷自制機芯。
這款腕表只限量發行十枚,機芯搭配純金夾板和板橋,全手工雕刻,采用原裝施特勞曼雙游絲,Moser擒縱和兩顆色澤透明的功能性托鉆。兩個螺釘式黃金套筒下的雙發條盒儲備至少7天的動力存儲,在表盤9點位置處顯示。旭日紋黃金煙熏表盤顏色逐漸從溫暖的金色過渡到較暗的煙熏色。表盤3點位置的萬年歷閃歷襯托出帶純金數字的超大日期顯示窗口。作為此款萬年歷獨有的功能,日歷可在任何時間向前和向后調節,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FIYTA 飛亞達
鈦合金表殼+鈦合金表圈+鈦合金底蓋+鈦合金表帶

如果說大部分的品牌使用鈦金屬或鈦合金作為材質是出于其優越性能,那么FIYTA飛亞達則更多是出于實用考慮,從2003年,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遨游太空并返航,實現了中國人對未知領域的初探那時起,飛亞達即開始為中國航天員們提供專業計時腕表,到2013年“神舟十號”的順利登空,一路走來,飛亞達航天系列腕表見證了歷史,其可靠性能亦經受住考驗。
正是考慮到太空這個極端環境:-80~80℃的溫差、高強度輻射、瞬間真空的壓力變化、飛行器起飛和降落時巨大的沖力……這都是飛亞達航天系列腕表曾經面對過的苛刻環境,航天表采用鈦合金表殼,防磁指數達到了48000A/M,是國際標準的十倍,而耐溫差范圍也居于國際表壇先鋒地位。
2013年飛亞達推出神舟十號紀念款腕表,超越以往航天表僅部分使用鈦合金的制法,該款腕表表殼、表圈、底蓋均使用鈦合金材質。表盤上,以45分鐘為單位,輔以藍色和綠色的弧線作為警示任務完成的進度。這被稱為“特征計時”,源自首次出艙行走時,特殊太空任務對時間掌控的需求。飛亞達獨特的AM/PM顯示框,能夠讓航天員在日夜混淆的空間中清楚地辨識地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