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并未減輕,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商品需求依然疲弱。為此決策部門穩增長手段更多向固定資產投資傾斜。在密集批復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同時,以四項措施保障建設資金需求,并且督促投資項目盡快開工。受其影響,預計今年后3個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水平,將高出1季度,整體投資形勢趨向好轉,其中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可能達到25%以上,帶動整體投資(名義)增速接近15%。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好轉,勢必產生巨大乘數效應和帶動效應,穩定國內有色金屬需求。
一、需求疲弱緣由投資增速回落過多
進入2季度以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并未減輕,已經公布經濟指標多不理想,尤其是投資乏力抑制經濟整體回暖。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1.4%,增速繼續回落。其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速僅為0.5%,億元以上新開工大項目計劃總投資額更是同比下降20%,成為制約投資增長的主要因素。固定資產投資中,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5.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為2000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多回落,對于制造業需求訂單產生很大拖累。受其影響,今年1—5月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亦為10年來較低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制造一直是有色金屬消費的主要領域。上述兩大領域增速的同步放緩,致使上半年有色金屬國內需求疲弱,同比增幅在5%以下。但與此同時,有色金屬出口卻表現不俗。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月全國三大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量,除銅及銅材小幅下降外,鋁及鋁材、鋅及鋅合金出口都有很大幅度增長,其中鋁及鋁材出口量同比增幅超過3成。
二、下半年全國投資形勢趨向好轉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壓力,迫使決策部門將穩定經濟增長手段更多向固定資產投資傾斜。這是因為,現階段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外需難有明顯提升,消費是個“慢功夫”,所以只能更多發揮固定資產投資的關鍵作用。而大規模經濟短板領域投資,不僅能為當前穩增長出力,還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抓住原材料價格較低的有利時機,加大有效投資。國家發改委在前期密集批復投資項目的基礎上,今年5月份又分3批批復了11個基建項目,總計投資規模達到4670億元,同時還有來自29個省市的1043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總投資將近2萬億元。迄今為止,全國所批復項目投資總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預計今后固定資產投資還會加碼,一直到經濟企穩,新的增長引擎(消費)發揮主導作用以后。
針對投資進度緩慢問題,國務院還還派出督查組前往各地督查,檢查和協調投資項目進展情況,推動重大工程盡快落地。對于遲遲不開工項目的省市,將收回中央財政撥付資金,促使一些省市采取措施,以投資來穩定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松動房地產控制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全國許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出現房屋價穩量增局面。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2%,降幅比1—2月大幅收窄了十幾個百分點;銷售額則同比增長3.1%。今年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20個和37個,房價環比上漲的個數繼續增加,樓市回暖態勢進一步鞏固。隨著房地產基本面的持續改善,特別是剛性需求陸續入市,以及房價回暖帶動部分投資需求活躍,房企去庫存效果顯現和資金回籠加快,預計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向好局面得以保持,致使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逐步增加,成為今后固定資產投資回升的領頭羊。
為了保障已經批復投資項目的資金需求,盡快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量,宏觀層面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首先是金融機構“雙降”。從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5月,央行半年內連續三次降息,并且多次定向和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由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物價漲勢溫和,PPI持續30多個月負增長,以及世界主要國家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預計人民銀行今后還會有數次降準和降息,并以其它措施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其次是積極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包括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債,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地方債納入抵押品框架,不得對地方融資平臺抽貸、壓貸、停貸,以及放松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控制等,其中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規模今年有可能達到3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有效解決或者緩解,可以使得地方政府獲得資金,能夠進行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再次擔綱積極財政政策重要角色,并由此產生對于金融機構貸款的巨大需求,推動整體投資活躍。再次是發行企業債券。對于承擔重要建設任務的大型企業,允許發行巨大數額企業債券。按照國家發改委批復,中國鐵路總公司在2015年度內,可以發行總額為1600億元的鐵路建設債券,加上其它手段籌措資金,中國鐵路總公司今年發行債券額度將超過2000億元。最后是發揮股市繁榮積極作用,通過股市繁榮促進上市企業融資,籌措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此外,國家還將通過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領域投資,作為國民經濟短板建設重要資金來源。為此國務院辦公廳最近批轉相關部委指導意見,鼓勵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列為經濟增長“雙引擎”。
可以相信,受到上述多方面影響,今年后3個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水平,將高出1季度,整體投資形勢趨向好轉,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可能達到25%以上,帶動整體投資(名義)增速接近15%。
三、有效投資增長穩定有色金屬需求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好轉,當然會對制造業產生巨大乘數效應和帶動效應,有利于穩定國內銅、鋁、鋅、鎳等有色金屬需求,緩解相關行業產能過剩,提供中國經濟增長強大基礎。
不僅如此,此輪補“短板”投資,主要劍指公共基礎設施方向,如互聯網通信工程、電網升級改造、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管廊、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水利設施等,還有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棚戶區改造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城鎮軌道交通工程包,進一步增強城市軌道交通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工程包里明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新開工項目里程達3000多公里。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預計要完成城市軌道交通投資3000億元,建設40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
所有這些,都屬于“硬邦邦”的投資,所需要耗費的有色金屬將明顯高出一般固定資產投資。譬如,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就是一條條的“有色金屬大道”;通信工程和電力電網,也都需要耗費大量有色金屬。據有關資料,在鐵路機車和車廂用材方面,除了鋼材外,不銹鋼與鋁合金成為主流材料。鐵路客運專線動車組采用的CRH1、CRH2、CRH3、CRH5四種類型中,CRH1型車體采用的是高速列車用不銹鋼車廂板,其余3種動車組車體均為鋁合金材質。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鋁、鎳、鋅等有色金屬。此外,軌道交通輸電線路也還需要大數量的銅、鋁。初步測算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需求總量將越過5000萬噸關口,占據全球消費總量的很大部分,其中下半年消費增幅要高出上半年至少2個百分點。
四、沉重壓力下醞釀價格反彈
一段時期以來,受到多方面沉重壓力影響,全國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持續跌落。據有關部門測算,今年5月份全國有色金屬類價格指數為70.05點,同比下降2.7%;6月下旬,上海銅、鋁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分別逼近12000元/噸和4100元/噸關口。中國有色金屬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一個較低水平,甚至逼近邊際成本,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有色金屬冶煉與原料行業利潤大幅壓縮,據統計,前4個月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利潤439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165億元,下降15.8%;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274億元,下降5.9%。這就使得市場機制對于供求平衡的強制效應開始顯現。受其影響,全國有色金屬產能釋放受到抑制。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1715萬噸,同比增長4.9%,增速同比減緩6個百分點。其中電解鋁產量959萬噸,增長8%,減緩0.3個百分點;銅產量增長6.5%,減緩8個百分點;鉛產量下降6.3%,去年同期為增長16.2%;鋅產量同比持平,減緩9.3個百分點;氧化鋁產量增長7.5%,減緩3.4個百分點。如果這種情況在下半年得以持續,并且由于投資形勢好轉穩定消費需求,勢必推動供求關系改善,為今后價格反彈提供條件。另一方面,還要關注厄爾尼諾和地緣政治影響。今年再現厄爾尼諾似乎已成定局,預計暴雨可能使得智利和東南亞銅、鎳礦產業遭受沖擊。由于智利銅產量約占全球銅產量的三分之一,銅價將會因此上漲,并帶動鎳和鋅價揚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