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英國首先將工業純鈦用于生物體,1950年英國使用鈦制作股骨頭,日本也由用鎳鉻合金改用鈦合金做人工骨關節。實踐證明,以前凡是使用不銹鋼和鈷基合金制成的各種類型的外科用植入物,均可用鈦來制作。日本用ST60(工業純鈦2級)、STA30(Ti-5Al-3Mn)鈦代替其他材料來制作補形器件,效果良好。他們還用鈦合金和STA130鈦制造了髖關節。
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把工業純鈦人工髖股骨用于臨床,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是國內最早研究鈦人工關節的單位之一。于1973年生產了300個工業純鈦人工股骨和髖關節用于臨床。北京積水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人民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天津醫院、沈陽骨科醫院、西安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等十幾家醫院,先后進行了鈦及鈦合金人造骨與關節的臨床應用和研究。他們用鈦制的髖關節(包括股骨頭)、膝關節、肱骨頭、肘關節、掌指關節、指間關節、下頜骨和人造椎體等,臨床治療了上百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