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寶雞市渭濱區(qū)怡鑫金屬加工廠(以下簡稱怡鑫金屬)段曉輝獲得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工程系列工程師任職資格。在民營企業(yè)要獲得職稱真的是需要“金剛鉆才敢攬瓷器活”的本領,段曉輝能在一家只有40多位員工的怡鑫金屬獲得工程師,足以說明怡鑫金屬對人才的尊重,段曉輝對怡鑫金屬的尊重。怡鑫金屬再一次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鈦微媒曾經報道過總經理孫子城與副總經理孫敏《兩兄弟的“國際路線”》),段曉輝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疫情的迷霧在漸漸散去,春天的腳步在花叢中走來。4月14日,陽光燦爛,記者來到怡鑫金屬采訪,與孫敏握手落座后,記者說今天是來專門采訪段曉輝的。隨后,記者與段曉輝以戴著口罩的特殊方式開始了面對面的交流。記者對段曉輝開門見山的說,民營企業(yè)評職稱不容易,想從你剛剛獲得工程師的角度講講自己的成長,談談怡鑫金屬對人才的態(tài)度,聊聊眼中怡鑫金屬的發(fā)展。剛開始采訪時,段曉輝有些緊張,當談到技術研發(fā)與學習方面時,他的眼神都來電了,看得出來真的是一個學習型技術型的人才。
今年33歲的段曉輝畢業(yè)于西安工程大學,先后在無錫等地擇業(yè)打工,2014年2月應聘到怡鑫金屬擔任無損檢測助理工程師。他說,怡鑫金屬兩位孫總也是80后“掌門人”,視野開拓,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企業(yè)員工不多,個個都能獨擋一面。自己的成長與怡鑫金屬給每位員工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是分不開的。他說,小小的怡鑫金屬有一個大大的國外高端客戶,這個客戶讓怡鑫金屬對待管理、技術、品質、人才的理念發(fā)生了質的變化。理念約束,操作人員必須要有相應的任職資格,比如目視檢測產品看鈦環(huán)表面有沒有劃痕、裂紋、能不能達到客戶要求,必須要有證書,必須要獲得國際認可。就是在這種對標理念的約束下,激發(fā)了段曉輝把學習能力與技術工藝探索融為一體,開啟了他的人生“國際路”。

六年時間,段曉輝在怡鑫金屬這個重視人才成長的氛圍里,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習,先后取得了國際項目認可的多項無損檢測高級及中級資格證書: 超聲波檢測三級,滲透檢測三級,磁粉檢測三級,射線檢測二級,漏磁檢測二級,目視檢測二級。這么多國際資格證書是段曉輝與怡鑫金屬的“寶貝”。段曉輝還承擔并制訂了公司多項國內外項目的生產及檢測工藝規(guī)程。他在平時干好檢驗檢測工作的同時,不斷鉆研學習鈦材料加工知識及國內外鈦材標準,在兩位80后孫子城、孫敏的重視與信任下,帶頭成立了怡鑫金屬實驗小組,帶領團隊不斷試驗創(chuàng)新,針對客戶及市場特殊要求產品進行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與夸贊,同時取得了2項發(fā)明專利,為公司發(fā)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及技術。
對于怡鑫金屬的發(fā)展與前途,段曉輝說,發(fā)展向好,步伐略微慢了一點。他說,怡鑫金屬不但擁有一家國外高端大客戶,國內也擁有不少客戶。怡鑫金屬的軟實力比較強,技術力量、體系建設、質量控制手段都比較好。他說,軟實力需要硬裝備,現在兩位80后“掌門人”一是決定公司上一臺按照客戶要求封閉式完成產品的壓機等相關工藝裝備,二是充分利用寶雞現有的裝備資源,取長補短,拾遺補缺,共贏發(fā)展。段曉輝說,怡鑫金屬的主打產品是鈦環(huán)、鈦異形件,這兩種產品占公司產品的一半以上。

對于鈦制品的應用前景,段曉輝說,模鍛件、法蘭、管道、管體設備以前用鋼到慢慢用不銹鋼,現在用鈦的逐漸多起來了,這些產品怡鑫金屬都在研發(fā)生產供應國內外客戶。講到技術講到產品,段曉輝如數家珍,他說,孫子城、孫敏兩位80后“掌門人”倡導的“差異化競爭力”提升了怡鑫金屬的發(fā)展格局。
采訪段曉輝后,記者來到孫敏辦公室,孫敏說,段曉輝學習能力、技術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都比較強,現在已經出任怡鑫金屬總工程師職位。他說,民營企業(yè)獲得職稱那是實打實的、個頂個的,不是憑幾篇論文硬是要拿出真本領才能擁有對應的資格。孫敏說,段曉輝評上工程師出任總工程師對于培育怡鑫公司的人才氛圍、激勵員工求學上進有著榜樣的力量。
正是怡鑫金屬重視人才培養(yǎng),重視知識產權,重視差異化競爭,凸顯了某一國外產品成為亞洲唯一供應商的實力。怡鑫金屬細分領域創(chuàng)新展示了怡鑫金屬"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為員工締造福利、為企業(yè)贏取利潤″的宗旨。目前,怡鑫金屬憑借自身管理與技術優(yōu)勢、品牌優(yōu)勢通過了BV國標檢驗集團ⅠS09101:2015/EN9100:2016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鈦密封環(huán)鏈接件、深海石油鉆采設備高性能鈦鏈接密封環(huán)、高強度厚壁管等多項專利,獲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金牌供應商稱號。如今,怡鑫金屬可以按照挪威、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標準定制生產鈦產品。一個只有40多位員工的民營企業(yè)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已經在某一細分領域步入了國際化發(fā)展軌道。
采訪札記:“從士兵到將軍”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采訪完段曉輝,記者感觸很深,相信努力總有回報,看到段曉輝的光環(huán),更要看到段曉輝背后付出的艱辛。從個體上講,段曉輝遇到了一個好的企業(yè)好的老板,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給了段曉輝一個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段曉輝因此有了成長的土壤。從企業(yè)來講,孫子城、孫敏兩位80后老板“不拘一格降人才”,重視人才、支持人才、啟用人才,讓只有40多位員工的民營企業(yè)走上了國際舞臺。從段曉輝出任總工程師的發(fā)展角度看,他是“從士兵到將軍”。從怡鑫金屬成為某一產品亞洲唯一供應商同樣也是“從士兵到將軍”。
段曉輝說得好,怡鑫金屬軟實力強,體系建設、質量控制手段、差異化競爭做得較好。一個企業(yè)具備了軟實力又能在自身穩(wěn)步發(fā)展的同時科學利用資源,軟實力就會變成“硬通貨”。段曉輝個人與怡鑫金屬企業(yè)走出的“從士兵到將軍”之路體現的是: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是金剛鉆就敢攬瓷器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