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寶雞新先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在一群工人中有一位滿頭白發身材結實的老師傅顯得十分醒目,他正全神貫注的指揮著工人們開爐、安裝工裝、刷油、開動擠壓機、調試工藝參數,隨著工人們忙碌而又有序的工作,產品從擠出口緩緩而出,他就新先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大鵬。

張大鵬總經理十分樸素,總是穿一身舊的但卻洗的很干凈的工作服,從眼鏡后面透露著自信而堅毅的目光。張總從事鈦及鈦合金擠壓行業幾十年,一直沖鋒在前,早年在岐山縣城,1250噸的擠壓機讓他調試的得心應手,為國內軍工和民用高端領域制造出了大批高性能材料。2013年來到鈦谷東區,便著手西北地區最大的5000噸擠壓機項目的建設。當時民營企業能上這樣的大型設備很多人都不相信,看到廠房里堆滿一地的設備,許多人都搖頭。張總迎難而上,利用長期儲備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硬是將這臺龐然大物組裝了起來。在后續的調試中,張總更是身先士卒,24小時工作在機臺上,通過一步步摸索,完成了各項測試,滿足了航天、軍工方面的苛刻要求,讓這臺設備在西北鈦領域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生產現場,新企聯工作人員遇到一位前來給芯片制造業供應鈦合金部件的李總,他說他們所加工的鈦合金中合金元素種類較多,多種合金元素的復合作用使鈦合金的固態相變趨于復雜化,要想加工滿足芯片所需排列的鈦合金材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們費盡心力好不容易才找到新先鋒的張總,張總親自為他們修改工藝調試加工,通過一系列加工工藝的處理,可以打破鈦合金原有的分子排列,從而形成適合于芯片所需排列的鈦合金材料。據李總介紹目前國內擁有這種加工技術和裝備的企業,只有寶雞新先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雖然芯片制造業所需的這種材料用量不是很大,但附加值驚人,每噸要上百萬,而像這種用量不大卻需要按需定制的客戶,張總手里就有數百家。

疫情期間,張總讓所有工人放假回家,自己卻離不開心愛的設備。從年三十直到復工,他一直吃住在公司,精心照顧每一臺機組。復工后先鋒金屬很快又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生產中,在工人們的眼中,他們的張總永遠是那么自信,那樣干勁十足。看到這里新企聯工作人員忽然明白了,疫情對于像張總這樣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來說,真的算不了什么,什么都壓不垮勤勞的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