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第四屆中國鈦民品高峰論壇上有一個實實在在落地的戰略合作亮點---那就是寶鈦集團副總經理王儉與深圳極致鈦業總經理王軍的戰略合作簽字儀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范順科;寶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禮濤;寶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峰科;寶雞市工信局局長段寅生;寶雞市科協主席王若鵬等見簽。
范順科、張禮濤、王文生等六位領導見簽寶鈦集團與極致鈦業戰略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寶鈦集團改革的“破冰之舉”。寶鈦集團,中國鈦工業的一面旗幟,國有企業,技術杠杠的,但機制的靈活性,適應市場的主動性上是有所欠缺的。但近幾年,寶鈦集團由內向外的改革力度越來越大,兩年前記者專訪王文生時寫了篇《“敲”出來的哲學思維》。王文生說,雞蛋由內向外破殼是生命,由外向內破殼是食物。寶鈦集團的改革就是由內向外破殼“敲”出了哲學思維。
國有大寶鈦與民營小鈦企合作,本身就是一次改革的“破冰之旅”。在鈦民品這塊發展上,記者專此采訪過王文生。他就寶雞大劇院使用鈦板、與極致鈦業合作發展等鈦民品項目談了自己的看法:寶鈦依托自身技術實力,努力做好材料,按市場需求不斷做好研發,這是寶鈦的優勢。王文說,寶鈦材料在一致性、穩定性、均勻性方面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寶鈦在鈦民品材料的研發方面就是要為中國鈦民品發展提供更多更好更優質的材料,把“親生物金屬”鈦的健康特性送到消費者手中。與極致鈦業合作是因為看到了極致鈦業十分注重產品品質的提升。據極致鈦業總經理王軍介紹,使用寶鈦材料生產的鈦杯壺民品市場口碑很好。

寶鈦集團與極致鈦業戰略合作簽字
王文生對寶鈦鈦民品的發展理念,讓記者想到了成語“好馬配好鞍”,寶鈦生產的好材料需要注重產品品質的企業與之匹配,于是,就有了“大寶鈦與小民企”的戰略合作。從中也看到了寶鈦集團的改革已經走向了包容與融合---不論企業大小,只要你是優秀的,彼此都可以攜手合作。寶鈦集團的“破冰之旅”或許是激活寶鈦改革生機的活水之源。
17-19日在寶雞召開第四屆中國鈦民品高峰論壇期間,有一個細節讓記者感受到了寶鈦集團改革的“破冰之旅”真的落到了實處。總經理雷讓歧有區別性的讓記者聯系幾家優秀企業見面會談,一家是從玻璃杯、不銹鋼杯跨界進入鈦杯壺系列生產的江蘇希諾,一家是從鈦杯壺系列又跨界進入鈦與小家電合作的極致鈦業,一家是全球共四家中國唯一一家生產高純鈦的企業寧波創潤。這里有一個共同特點,這三家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已經樹立起了品牌形象---江蘇希諾中國杯壺引領企業、極致鈦業已經邁步“鈦+小家電”合作的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精之路、寧波創潤唯一的高純鈦的企業產品步入縱深高精尖。
從專訪董事長王文生的《“敲”出來的哲學思維》改革到本屆高峰論壇總經理雷讓岐連續會見江蘇希諾、極致鈦業、寧波創潤等幾家民營企業的運作可以看出,寶鈦集團改革的“破冰之旅”是一次目的性非常明確的擇優錄取。
記者撰寫此稿時,寶鈦集團與一家從事涉鈦徑鍛、海洋裝備、兵器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正在攜手的路上。相信2021第五屆中國鈦民品高峰論壇上將會有實實在在落地的戰略合作見簽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