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專門成立了全國鈦推廣應用領導小組辦公室,隨后,鈦在國內的應用領域逐步拓寬,航天、航空、航海、石油、化工、汽車、醫療、體育等眾多應用領域有了鈦的身影。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鈦這種金屬,不知道鈦的優異性能。鈦,真正吸引眼球是從2005~2007年價格暴漲“鈦”耀眼始,也是那時,鈦這種金屬才被更多的人知曉。凡是對鈦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鈦及鈦加工材具備優良品質,這也是近年鈦工業快速發展的潛力所在。
“鈦鼎”問世,標志著我國鈦工藝品鑄造技術大型化取得了突破。記者曾多次采訪過寶鈦金屬制品公司,該公司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尤其是在民用鈦金屬開發上善于另辟蹊徑。從2005年100萬元起家,預計今年工業總產值可達到1.2億元。記者曾在《雕龍刻鳳鈦生花》中寫過該公司在酒店裝璜中的工藝創新,他們把古代青銅器雕刻技術融化到鈦在建筑裝飾中的運用,融古貫今,構思獨特,開辟了鈦工藝在建筑領域發展的新路。
鋁、銅、金、銀等金屬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鈦具有很多的優異性能,是真正的“親生物金屬”,與人體相融性特別好,醫療領域早已使用。說到“鈦鼎”問世,看到了鈦工藝品在民用領域、藝術領域的突破。近年來,中國鈦工業發展快速,成為全球鈦生產大國和鈦消費品大國,國企民營共促中國鈦工業發展,這是令人欣慰的。令人遺憾的是,當我們成為鈦生產與消費大國的同時,鈦工藝技術并沒有同步前行,與美國、日本、歐洲仍有較大的差距。鈦及鈦加工材品質與先進發達國家有差距,美國波音、歐洲空客在航空領域的鈦應用技術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美國、日本在鈦鋼結合上的運用需要我們努力鉆研。寶鈦集團老品牌換新姿,創新能力逐步增強,西部超導分斷做精成為后起之秀,遵義鈦業高純鈦研發成功,雙瑞萬基在蛟龍入海中展鈦姿,朝陽金達追求品質卓越等等,國內鈦企業一直都在奮發圖強,奮起直追,這是中國鈦工業發展的潛力。
知己知彼,才能變壓力為動力,才能努力鉆研技術,做精產品,問鼎潮頭。1986年,《崛起的第三金屬-鈦》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科教片,伴隨“神州五號”載人航天飛船上天,伴隨蛟龍入海,中國鈦工業生產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揭開鈦在各個領域使用的面紗,要看到我國鈦及鈦加工材技術的不足,質量的差距,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中國鈦工業,才能更好地利用好中國的鈦資源。比如,國家大劇院向世人展示了鈦金屬裝飾板隨著光線而變幻的絢麗色彩,但遺憾的是國家大劇院采用的鈦金屬裝飾板不是國內鈦加工企業生產的,而是從國外進口的,這表明國內的鈦加工工藝技術水平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從古代青銅器鼎到如今的寶鈦金屬制品公司的“鈦鼎”問世,中國鈦工業技術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映射航天、航空、航海、石油、化工、汽車、醫療、體育等眾多應用領域,閃爍在穹頂,成為名副其實的鈦生產、消費、技術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