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央視發現之旅頻道播出了一期題為《良質美手精雕鈦材》的節目,主人公是陜西信達合瑞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娟平,同時她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的一名教師。今年以來,寶雞高新區堅持科技引領、項目帶動、平臺支撐、要素保障同步推進,聚力打造秦創原“兩鏈”融合發展核心引領區。王娟平的鈦原材料打磨機器人項目是寶雞文理學院首個秦創原簽約項目,就是在寶雞高新區創新創業基地經過轉化試驗后進行推廣的。

“機械設計并不是冷冰冰的,只和機器打交道的學科,它其實是一門藝術,將我們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結合起來作為著陸點,再根據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結構設計、技術創新,最終形成產品并轉化為商品。”這不僅是王娟平的教學理念,同時還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鈦原材料打磨機器人”就是她將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的項目。
“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總平臺,我們的項目在寶雞高新區創新創業基地完成轉化和中試,現在已經進入成果推廣階段。”王娟平介紹說,今年以來,寶雞高新區通過融入秦創原、打造聯合體、激活新平臺,持續優化創新平臺布局,最大限度激發了各類平臺創新活力。
王娟平教師團隊,專注研究開發鈦打磨機器人項目和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團隊在寶雞高新區創新創業基地入孵,成立了“陜西信達合瑞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駐秦創原,得到了秦創原“春種基金”扶持,獲得首批陜西省科技廳“‘鈦打磨機器人攻關’科學家+工程師隊伍”立項支持;獲西安市重大科技創新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專項(重點產業鏈技術攻關項目)——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立項支持。該項目已具備量產條件,實現了科技成果在寶雞的落地轉化。
這次科技成果轉化是寶雞高新區鏈接秦創原平臺,實施“在港孵化、寶雞轉化,西安研發、寶雞制造”模式的一個成功案例。今年以來,寶雞高新區積極融入秦創原“兩鏈”融合示范區建設,掛牌成立秦創原寶雞創新促進中心,加快推動科技成果本土轉化。他們強化協同創新,建成秦創原(寶雞)飛地孵化器,上線運行秦創原寶雞創新資源庫、高新區科技資源中心,培育了西電寶雞電氣40.5kV環保充氣柜、中鐵高鐵電氣裝備、寶雞鈦業股份、寶光真空電器等2023年度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7支。
高新區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在秦創原創新驅動總平臺設立航宇光電研發中心,寶鈦集團陜西新材料研究院正在加快組建,拓普達鈦業動力與新材料研究院已經掛牌投用。同時,寶雞高新區常態化開展需求對接,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陜西興盛新材料與西安石油大學共建企業技術中心,揭牌成立秦創原寶雞文理學院新材料與微動力創新研究院,打通了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創新鏈、價值鏈。
目前,秦創原寶雞協同創新基地已經吸引企業團隊20多家。寶雞文理學院胡登衛教授團隊的鈦酸鋇基材料項目已完成孵化轉化、落戶寶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