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峻嶺的溝溝里,有一抹平地,遠離城市的喧囂,一塊塊金屬在這里等待著新生。一聲巨響,打破寧靜,不同的金屬“珠聯璧合”,結構改變,功能增強,走出群山峻嶺,福惠國家經濟,造福人類社會——這里是南京寶泰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誕生地。
多年來,南京寶泰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寶泰)給筆者一種神秘的錯覺,以為南京寶泰是“南京寶鈦”,還誤以為是寶雞寶鈦的分支。今年4月下旬,筆者在西昌會議上初識該公司董事長芮天安,通過交流后加深了對南京寶泰的認知,原來南京寶泰是一家創業于上世紀末,致力于金屬層狀復合材料和有色金屬特材及制品的研發,如今綜合實力很強的民營企業。

筆者與南京寶泰創始人鄧貴順先生合影
赤日炎炎的7月,筆者走進南京寶泰與所屬的安徽寶泰,探尋3.8米軋機、2.5米軋機等一臺臺數量眾多的裝備實力后,“南京寶泰”的歷史與現實打開了眼簾——南京寶泰的許多秘密需要更多的鈦企去走進、了解、認識、認知。在聆聽了76歲創始人鄧貴順先生兩小時談中國鈦事、南京寶泰鈦事(敬請關注《聆聽鄧老講鈦事》在另篇文章推出)后,觸動了筆者的思考,觸動了南京寶泰的秘密在筆墨中流動。源于子彈撞擊的新生,“波浪”復合的魅力,金屬與金屬穿透群山峻嶺,穿透南京寶泰的創業史、發展史與未來史在腦洞打開。
揭秘1.子彈撞擊的波浪之美
南京寶泰的創業路徑起源于對“波浪”的探秘與深耕。7月19日,筆者與南京寶泰行政辦綜合部王從沖部長驅車前往安徽寶泰。一路上,他介紹了南京寶泰的情況——1999年12月10日由鄧貴順先生創辦成立,創辦初始即從事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筆者真不懂金屬爆炸復合技術工藝,為什么一聲爆炸巨響之后兩種或者多種金屬便“聯姻”了?車上,筆者開玩笑中說,南京寶泰是“紅娘”,“牽線”讓金屬“聯姻”產生新的材料,締造新的功能,復合中“復活”了金屬特有的生命價值。王從沖說,你這個比喻有點形象,具體怎么爆炸焊接成為復合材料待會看產品后我們再交流。
到了安徽寶泰參觀了生產現場,切割、焊接、校平、拋光、包裝等工序,員工們正在認真操作,精益求精,在對材料的“刪減、修復、完善”中升華產品的品質。“以人品打造產品,以精品奉獻社會”的質量理念在兢兢業業中閃光。3.8米寬板軋機、2.5米軋機等各種裝備展現了南京寶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實力。在現場,還看見寶雞一家企業正在這里外協加工,他對南京寶泰裝備的加工能力贊不絕口。

參觀完幾條生產線,看到了南京寶泰的裝備實力與加工制造能力杠杠的。天氣炎熱,陪著我參觀的王從沖穿的藍色襯衣工服早已“汗水濕透了衣背”。來到產品與榮譽展覽室,他拿出不同形狀的金屬爆炸復合材料樣品講解,娓娓道來之中,筆者的知識盲點在這里得到了一次修復。
王從沖引經據典地闡述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基礎知識,提升了我的認知。他說,爆炸復合(又稱爆炸焊接),它的發現帶有一點偶然性:1944年美國人L.R.卡爾(Carl)在一次炸藥爆炸試驗中,偶然發現兩片直徑1英寸、厚度0.035英寸的黃銅薄圓片,由于受到爆炸的突然沖擊而被焊接在一起。還驚奇地觀察到兩片銅片的焊接界面竟然不是平面,而是規則的類似于波浪型的界面,在波頭前沿還能觀察到金屬由于渦旋所引起的“浪花”。這種奇妙的波狀界面正是爆炸焊接雙金屬結合區明顯的特征之一。于是,L.R.卡爾提出了利用炸藥把各種不同的金屬焊接起來的研究課題。此后爆炸焊接逐漸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和重視。
王從沖告訴我,有資料記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修理被擊傷的坦克時,也經常發現傾斜撞擊到坦克上的彈片會牢牢地焊接在坦克裝甲上的現象,只是在戰爭期間人們無暇去研究它。1947年蘇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的著名科學家M.A.拉甫倫捷夫在研究聚能彈穿破甲時也發現了這種現象,他正式稱之為“爆炸焊接”。他說,鄧貴順先生創業開啟了南京寶泰在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波浪”創新發展之路。“波浪”揭秘掀開了南京寶泰創業初始的面紗——子彈撞擊的波浪之美。
7月19日聆聽了王從沖的“波浪”介紹,20日聆聽了鄧貴順先生創辦南京寶泰的前前后后。“滴水見陽光”,看到了中國鈦工業發展的“波浪定律”——正是因為大海的波浪之美,才有了大海的波浪之麗,才有了大海一望無際的壯美詩篇。南京寶泰的波浪創業打開了發展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緊緊“咬合”誕生的新生命之旅。
揭秘2.“波浪”拓展域外新品
“錢塘江潮/一波又一波的潮涌交錯拍擊/浪花疊疊起伏/如鱗片一樣排列/又好似田地間的壟溝在同時往前移動/有萬馬奔騰的恢宏氣勢/令人心潮澎湃”

工作中的鄧貴順先生
南京寶泰創業的“根”(技術)是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發展的“脈”(路徑)是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延伸的波浪。“波浪”的咬合與拓展像錢塘江的潮涌一樣,助力南京寶泰新品領域的開拓宛如浪花疊疊起伏又心潮澎湃。訪談芮天安董事長時獲悉,現在的南京寶泰立足金屬爆炸復合材料,拓展特種(有色)金屬材料與新品開發兩翼,形成了復合材、特材、新品三大產品板塊。創業25年來,在探索蒼穹,上天入海,助力國之重器的發展中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鄧貴順先生談起中國鈦工業的發展,談起金屬爆炸復合材料與國外同行技術時,臉上洋溢著一生耕耘的燦爛。因為南京寶泰是有文化底蘊和技術底蘊的,在金屬爆炸復合材料領域深耕細作,技術方面已經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中國鈦工業推廣應用方面,鄧貴順先生心里有許許多多的言語都不經意間流露(聆聽鄧老講鈦故事另篇文字推出,敬請關注)。
南京寶泰的“波浪”是相當厲害的,具備華東地區最大的專用野外爆炸基地,不但能夠滿足金屬復合材料一整套生產流程,而且在技術上擁有自己的創新,讓子彈撞擊的“波浪”擁有了南京寶泰自己的技術魅力。現在,南京寶泰已經成為專業從事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用野外爆炸基地在一聲巨響中,成為了金屬與金屬之間碰撞出新生命的搖籃,給南京寶泰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可以這樣比喻,南京寶泰專用野外爆炸基地宛如十月懷胎,孕育著一種金屬與另一種金屬的新生,把大自然只有的“伴生礦”變成了“驚雷一聲震天響”,金屬新生走四方。

南京寶泰創始人鄧貴順先生與公司總經理馬軍、常務副總孫建在外爆現場的合影
隨著金屬爆炸復合材料“波浪”的外延,南京寶泰在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年生產能力10萬噸的基礎上,擁有了特種材料的研發生產能力。特種材料主要有有色金屬常規板材、寬厚板、大口徑厚壁無縫管、鍛件、法蘭等,生產能力達到8000噸。新品領域對接市場,開動了南京寶泰從金屬復合、特材研發到新品拓展的“三駕馬車”。走進南京寶泰看到他們龍年成果又掛滿了枝頭——
2024年以來,3.6米超寬幅鈦板試制成功;新型鈦合金產品澆鑄成功;單張50㎡以上超大面積鈦鋼復合板研發成功;76穿孔機用定徑校直機試軋成功;高性能耐腐蝕特種鎳合金關鍵技術及應用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三等獎;國內乃至國際最大、最厚、最重鎳鋼復合管板首創成功;獲美國船級社(ABS)頒發MA工廠認證書及POA設計認證書等。
子彈撞擊的新生,“波浪”咬合技術的延伸,特材助力“波浪”的外延,新品拓展“波浪”的升華,南京寶泰創業掌握的“波浪”的金屬復合材料依托群山峻嶺打開了金屬世界的強大“復合功能”,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揭秘3.重裝能力強力出擊
打仗需要智慧、謀略,但沒有武器也是不行的。“草船借箭”借的也是武器。南京寶泰的重裝能力是很強的,既可自用,也可資源綜合利用,這是經濟共用的“利益共同體”。讓我們看看南京寶泰主要的裝備能力——
揭開“波浪”的面紗:具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專用野外爆炸基地(位于安徽涇縣),年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以上;3.8m寬板軋機,2.5m軋機;大口徑管生產線;2000噸快鍛機;1800噸擠壓機;∮480二輥穿孔機、∮320三輥穿孔機;定徑減徑機、縮口機、真空凝殼爐、3.5m七輥校平機、4.2m三輥卷板機、400噸折彎機、油壓機、數控機床、60噸萬能試驗機等各種生產和檢測設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企業需要優秀的管理層、執行層、生產層,同時也需要良好的裝備。精良的裝備與優秀的人才配合在一起,才能助力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正如南京寶泰深耕不同金屬爆炸復合材料形成的“波浪”咬合技術一樣,把人才與裝備匹配在一起,推升了技術的提升,推升了品質的提升,推升了企業的發展。研發能力、重裝實力與優秀團隊奠定了南京寶泰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
南京寶泰走上了與南理工、南航、哈工大、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的院企合作之路,加快了科研成果走出試驗室的轉化速度,各種成果突出:榮獲中國爆破行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取得各項技術專利100多項,通過IS09001、lS014001、lS045001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個體系認證。一分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南京寶泰已經與BP、拜爾、杜邦、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中國核工業集團、國機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
智能聚集,裝備助力,人才跟進,研發深耕,南京寶泰參與了鈦制焊接容器、鋯制壓力容器、承壓設備用鎳及鎳合金無縫管、承壓設備用鎳及鎳合金板、壓力容器用復合板行業標準、鋯-鋼復合板行業標準、電站冷凝器和熱交換器用鈦-鋼復合管板、鈦銅復合棒等標準的編制,彰顯了南京寶泰在行業內的實力、地位與話語權。
采訪札記|“子彈撞擊”的執著
術業有專攻,專攻靠執著!沒有執著,何以在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波浪”里深研企業的科技進步、技術創新。現在,南京寶泰3.8m以下有色寬板、大面積多層金屬復合材、大口徑厚壁無縫管、鑄件、鍛件、法蘭、特種金屬、特殊結構的專業化高尖端裝置等,在能源、石油、化工、環保、電力、核電、冶金、水利、高鐵、公路交通、海洋、軍工、航天等多領域應用。創業20多年來,南京寶泰產品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口碑。
剛走進南京寶泰時,筆者對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形成,的確一竅不通,王從沖一點一滴的傳授,細心的講解,讓我在“波浪”中獲取答案。創始人鄧貴順先生對鈦的回憶,讓我感知了老一代的執著。芮天安董事長儒雅沉穩中闡述市場細分領域的深耕與公司各類新產品的開發,讓我看到了南京寶泰的實干精神、執著追求濃縮在智慧里,讓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的子彈撞擊“波浪”之美成為了南京寶泰前行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有“波浪”的人生更加炫彩!
有“波浪”的企業更有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