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集團奮進爭創世界第一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集團上下全力克服外部不利影響,統籌調整經營策略,系統謀劃戰略路徑,以創新發展的新成效、新氣象激發了建設世界一流鈦業強企的新優勢、新動能。值此歲末年初之際,“寶鈦啟明星”特開設【回望2024】專欄,全面展示集團各單位奮進新征程的成績成效。

2024年,管材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深學爭優、敢為敢先、實干爭效”行動,著力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做優做強做大管材事業的實干實效,順利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聚焦機制創新抓“塑形”著力推進“三個強化”
為提升生產全鏈條經營能力,管材廠扎實推進“三個強化”。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對全年經營指標優化分解,管理模式從職能式向矩陣式轉變,結合“創先爭優”黨建品牌建設工作,以“黨建+項目”模式,開展項目化工作方案,確保“一切聚焦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將項目打造成基本的工作單元。二是強化精細化管理,提升對標管理體系,推動制度流程再造,實現項目管理規范化;規范“全過程”管理,以項目全過程管理為主線,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促進項目決策、生產運行、預算核算、經營考核和責任追究等持續健全。三是強化鼓勵激勵機制,實現考核差異化,向創效項目、一線創新項目和關鍵崗位傾斜,加大項目考核在價值體現中的權重,激發職工參與創新及各項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管材廠順利完成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年度監審等外部審核11項,以及科技部和質量部組織的內部審核等工作。
聚焦核心實力抓“賦能”有效提升“三項實力”
結合高精管材發展的前景需求,管材廠積極提升市場開拓、項目創效和技術創新“三項實力”。一是積極調研,密切關注關鍵市場,大力推進新品研發工作,完成了TA18航空液壓管路用管材項目研制等,為下一步產品的批量化生產及供貨提供了有效保證;完成了TA22兩個規格管坯擠壓和首道次溫軋與冷軋的對比試驗,及首道次TC2管材軋制,并針對性地開展《技工2024008》工藝優化試驗,對新鑄錠成分進行優化調整。此外,內渦流檢驗管材的工藝固化及質量提升成果顯著,現已完成第一臺份9060支交付任務;純鈦小規格管材工藝優化及內表面清潔度提升工作,縮短了2-3個軋制道次,管材合格率與原多輥生產工藝相當。二是推進項目創效能力,加強各環節的統籌銜接,積極開展工藝優化,對標指標關鍵要素,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主要規格產品TA16Φ13一次成品率較上年度提升2.6%;Φ8一次成品率較上年度提升1.3%;TA2管材一次成品率較上年度提升2.3%。三是提升重點專項工作高標準推進質效,實現了創新成果的快速轉化,完成了純鈦管材短流程制備工藝研究,并于各時間節點完成了成品軋制及后續檢驗、無損檢測/性能/尺寸及表面質量檢測,無損檢測合格率較三輥軋機提高3%以上,目前已完成成果固化,后期將把該工藝技術推廣到所有規格的純鈦管材生產工藝上,預計生產成本可降低5%,生產周期縮短1個月。
聚焦穩定發展抓“固本”全面落實“三大保障”
管材廠著力落實“四支隊伍”建設、從嚴管理和黨建引領三大保障,逐步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一是“隊伍建設”作保障,通過“技能培訓+師帶徒”等方式,統籌做好“高精尖缺”人才“育引用留”;加強技術技能培訓,通過骨干帶項目模式,加快項目人才培養。二是“從嚴管理”作保障,嚴抓安全,重點加強現場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控;嚴控質量,完善智聯管理體系,實現質量監督全覆蓋。三是“黨建引領”作保障,在經營工作中發揮黨組織作用,以“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先鋒隊”“黨建共建”等為載體,促使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當好攻堅克難的“主心骨”,打造“拉得出、頂得上、頂得贏”的團隊,黨員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上的作用更加突出,項目化成果更為豐碩。其中《小規格成品管材檢驗設備技術方案研究》《純鈦小規格管材內表面清潔度工藝優化》《TC4型材開展擠壓試制前期準備工作》三個創新項目效果突出,實現了產品高質效交付,合同準時交付率94%,生產計劃執行率152%,重點合同完成率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