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高鐵座椅靠背上看到“聚力”、“賦能”四個字,因趕去參加常州錦喜鈦業調研鈦焊管及幾家企業的市場走勢與參加新年盛會,對四個字的內涵感慨良多。
常州錦喜鈦業是一家專注、專做鈦焊管的企業,2011年創業前,創始人是做物流的,可以說當時對鈦的認知還是“盲流”,對鈦焊管技術也是一竅不通。“三人行必有我師”,錦喜鈦業創始人謙虛,不懂就問,躬身前行,得到了不銹鋼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由于不銹鋼與鈦是不同的金屬材料,焊接中自然有工藝上的細節差異,錦喜鈦業創始人學中改進,學中思考,學中提升技術。慢慢的錦喜鈦業有了屬于自己的鈦焊管技術——這就是一種聚力,也是一種借力。

一位臺商是錦喜鈦業多年的客商,這位客商結合他的下游客戶意見,綜合循環,反饋的同時又給錦喜鈦業提出改進工藝的合理化建議。記得臺商的下游客戶是日本的一家摩托車相關企業,那次臺商也在日本客戶也在的聚會中,大家在一起談錦喜鈦業焊管品質時,筆者在場感受到了錦喜鈦業研發新品的勁頭十足。

錦喜鈦業的聚力賦能是實打實的,內部聚員工之力,外部聚市場之力,對待客戶真誠服務。“真誠”兩字打動了客戶,“誠信”兩字留住了客戶,“承諾”兩字讓客戶放心。在“焊”出品質“管”理未來的質量理念中,錦喜鈦業始終躬身求學求技,企業發展很快。創業六、七年一直在巨虧的負債中前行,險些賣掉住房。執念的堅守,風雨之后見彩虹,終于從對鈦金屬一竅不通而成為中國鈦民用焊管的支柱企業,產值由當初的幾十萬元躍升到幾年前就已經突破億元——“錦喜鈦業”在中國鈦焊管市場已經擁有一席之地,“錦喜鈦業”四個字在市場上響當當的。

聚力,賦能,執念,堅守。今天下午錦喜鈦業召開年會,邀請客戶共話過去,攜手未來,聯創共贏。躬身學習,躬身前行,總經理劉建蘭說,錦喜鈦業之“錦”就是要在聯創共贏中助力客戶錦上添花。敬請關注12日零點推出錦喜鈦業年度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