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自行車、航空航天構件、耐腐蝕石化管道——在廣東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鈦展廳里,這些看似迥異的產品,共同指向茂名正在布局的千億級產業集群雄心。
10月17日,茂名市會展中心,一場以“綠動未來·鏈聚茂名”為主題的產業盛會——2025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融合創新大會在此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化、鈦鋯新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3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鈦鋯新材料賦能石化高端裝備的新路徑。

01.大會盛況:四區聯動,打造鈦鋯全產業鏈
本次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融合創新大會是第四屆茂商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會議歷時兩天,內容包括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兩大環節。
10月15日下午,與會代表陸續抵達駐地酒店報到。次日,考察團重點走訪了茂名新城、茂名石化公司化工分部、廣東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鈦展館以及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廣港碼頭。通過這些考察,參會人員深入了解了茂名在綠色石化和新材料領域的最新成就與發展藍圖。
10月17日,正式大會在茂名市會展中心舉行。會議圍繞華南鈦谷鈦鋯產業整體布局和規劃發展路線、“石化—鈦鋯—裝備”一體化產業新生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02.產業規劃:華南鈦谷的宏偉藍圖
會議上,“華南鈦谷”的規劃與進展成為焦點。茂名市已將鈦鋯新材料產業總體規劃納入市“十五五”規劃編制,規劃形成“高新核心區、濱海集聚區、高州拓展區、電白聯動區”四區聯動的發展格局。
作為“華南鈦谷”的鏈主單位,廣東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鈦鋯新材料項目已全面啟動。該公司總投資約186億元的鈦鋯新材料項目一期工程多項目將于2026年陸續試生產。
粵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全國唯一高度集約于臨港的鈦鋯全產業鏈項目。兩階段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515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40億元,利稅約120億元,并解決4000人就業。
03.融合創新:鈦材與綠色石化的深度協同
鈦材憑借其耐腐蝕、輕量化等特性,已成為綠色石化、民生應用等領域產業升級的關鍵材料。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副總經理栗雪勇在大會上圍繞綠色石化與材料的融合,與行業代表探討了“石化—鈦鋯—裝備”一體化產業新生態。
中國建材市場協會鈦材料生產與運用分會秘書長郝斌從全國鈦產業與石化工業出發,探索產業關聯與發展潛力。郝斌認為,此次大會的召開,既有助于探索鈦產業與傳統化工行業的有機結合路徑,為鈦產業在石化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同時也有利于推動茂名石化向“綠色石化”轉型,吸引更多企業落地,完善茂名鈦產業鏈,壯大鈦鋯新材料產業集群。
原中國石化首席專家韓建宇從技術層面,專業解讀了石油化工產業與新材料的緊密聯系。這種產學研多方深入的交流,為鈦材與綠色石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技術路徑。
04.企業反響:合作機遇與實地考察
參會企業代表對本次大會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和合作意愿。常州明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明作為參會代表表示,他的企業主營非標設備、工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對鈦材需求旺盛。“此次前來,主要是希望實地考察合作伙伴的企業情況,達成實質性合作,”周建明表示。他此前已與廣東粵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過交流,對該企業在鈦鋯新材料領域的生產應用頗為關注。本次他重點了解了企業的設備規模、生產能力等情況,希望能推進合作。同時也期待參觀茂名石化企業,尋求更多生產設備方面的合作機遇。
郝斌秘書長則表示自己十分看好茂名鈦產業的未來發展,他認為茂名地理位置優越,毗鄰鈦礦原產地廣西、云南,交通便利,加之堅實的石化工業基礎,在原料加工-生產-應用環節可形成完整產業鏈。
05.茂名優勢:產業轉型的堅實基礎
茂名作為“南方油城”和華南地區特大型石化基地、廣東省能源基地,集聚了中國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德國巴斯夫等全球領軍企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石化裝備產業的重要支點。
茂名高新區現已形成綠色石化、精細化工、鈦鋯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醫藥健康與裝備制造兩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3+2”產業格局。同時,茂名港博賀新港區廣港碼頭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是“華南鈦谷”“濱海集聚區”的核心依托。未來,這里將成為鈦鋯礦資源的港口集散地和大宗交易市場,為千億級產業集群提供強勁支撐。
06.未來展望:綠色與創新的發展藍圖
隨著大會落幕,茂名已經繪制出一幅清晰的產業轉型路線圖:依托傳統石化產業基礎,借助鈦鋯新材料產業發展契機,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構建從“選礦”到“終端產品”的完整鈦鋯產業鏈。
從茂名石化公司化工分部的控制室到粵橋公司的鈦展館,從茂名新城的建設工地到博賀新港區的廣港碼頭,這座被譽為“南方油城”的城市,正在書寫著從傳統石化基地向世界級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產業集群創新高地的蛻變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