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14年中國(長沙)科技成果交易會專場活動——“俄羅斯技術交流與科技成果推介”上,中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孵出“金蛋”: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化學所正式簽訂協議,共同開展利用鈦鐵礦氟法生產鈦白新技術的科研合作。
“這是長沙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作為此次中俄牽手的“紅娘”,中俄友誼科技園駐長沙技術轉移機構負責人、湖南坤泰冶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光華博士介紹,推介的氟法鈦白技術完全有別于現有國際通用的硫酸法與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其獨特之處在于利用氟化銨的流程內循環,環保無廢物,生產流程短,而且產品部分性能優于氯化法鈦白。一旦解決產業化問題,那么該技術有巨大的市場應用前景。
推介會上,俄羅斯的多項技術成為參會者關注的熱點,比如聯邦科技教育部顧問、政府間科技合作委員會執行秘書普奇科夫?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帶來的“有未來前景的能源技術”,anohaoc有限公司總經理德米特里耶夫?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帶來的“傳感器網絡和2020年前十億臺設備的RFID技術”,中俄友誼科技園總經理科林?阿納托利?列昂尼多帶來了“對中國而言具有未來前景的合成橡膠技術”等。
近年來,長沙緊緊抓住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和“兩型社會”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努力搭建對外合作平臺,積極推進政產學研的合作,特別是引進國內外的智力資源,吸引像俄羅斯這樣的科技大國來長沙轉化科技成果,使長沙成為了中部地區重要的技術創新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心和國際科技合作中心,大幅推進了長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了長沙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