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創新體制機制,構建釩鈦產業人才開發新格局。堅持釩鈦產業人才開發機制優先構建,出臺《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人才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釩鈦產業人才發展的目標任務、責任主體和重大舉措等;單列100個事業編制,預算了超1000萬元的經費,重點用于釩鈦領域緊缺急需人才引進培養;把釩鈦產業人才開發納入急難險重任務和“一把手”保證目標考核,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50多個,構建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釩鈦產業人才開發聯動機制。
創新政策措施,開創釩鈦產業人才集聚新局面。出臺《攀枝花市高層次人才引進穩定培養辦法》《攀枝花市引進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暫行辦法》等,對引進人才在科技研發、融資擔保、子女入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重,派專人赴北京、上海等六地開展“雙招”工作。首次列出19個釩鈦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面向世界招標,引進4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舉辦中國(攀枝花)釩鈦產業博覽會,吸引200余名海內外知名釩鈦專家來攀獻計獻策。創建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新聘政府顧問、特聘專家48名,與干勇等20余名院士、專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全年引進緊缺急需人才同比上升48%。
創新培養模式,促進釩鈦產業人才素質新提升。堅持釩鈦產業人才培養優先謀劃,推動“釩鈦之光”培養一號工程。實施領軍人才(團隊)培養計劃,投資3400萬元,安排釩鈦科技項目67項,培養領軍人才9人、創新團隊4個,4名培養對象入選四川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千人計劃”;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確定24名重點培養對象,通過組織赴浙大研修、到先進企業考察等,培訓經營管理人才1000余人次;實施工程技術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投資600余萬元,組織參加培訓學習290人次,參與重大技術革新或改造9次,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10個,我市2名高技能人才分獲第12屆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推薦選手包攬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建筑金屬加工和焊接加工兩個項目前六名。
創新保障服務,激發釩鈦產業人才發展新活力。堅持釩鈦產業人才事業平臺優先建設,建成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39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機構近20家,省級專業型釩鈦科技孵化器1個。探索高層次人才服務管理系統,在市、縣人才服務中心專設“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窗口”,提供包括辦公用房、注冊辦照、政策咨詢、融資申報等“一條龍”代辦服務,為釩鈦產業人才創新創業開辟“綠色通道”。發放專利資助資金27.25萬元,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及團體143萬元,兌現高層次人才津貼200多萬元,在全市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有效激發釩鈦產業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