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鈦白粉行業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大,噸產品的環保成本已經達到近1000元。”公司總經理孫鵬這樣介紹道,“不過未來環保政策的出臺必將使鈦白粉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環保達標的企業市場份額將會不斷提升。”為此,東佳集團堅持科學發展,嚴格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流程延伸產業鏈,逐步形成了“以氧化鈦為龍頭,配套硫酸、蒸汽回用、余熱發電、副產硫銨、綜合利用”的循環產業鏈。
為了搶抓市場機遇,東佳集團將鈦白粉清潔生產硫磺制酸系統產生的濃硫酸、電、蒸汽等資源供生產裝置循環使用,實現了清潔生產。集團在原有硫磺制酸系統上增加余熱鍋爐升壓,進行余壓、余熱發電節能技術改造,從而降低鈦白粉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利潤,而且節約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經濟效益與節能環保效益顯著。除了余熱發電,東佳集團在硫磺制酸低溫余熱的利用上也下足了功夫。
此外,東佳集團還通過酸解渣回收鈦,提高鈦資源利用率。企業采用自行研發的酸解渣充分打漿,經重力、搖床等選礦技術,將酸解渣中未反應完全的鈦礦與其他雜質分離,返回酸解工序作為原料使用。該技術屬國內鈦白粉行業首創,提高鈦收率,降低鈦礦單耗,減少酸解渣排放量20%至25%。
廢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難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發展,而這一問題關系到企業的循環發展。針對這一情況,公司技術人員刻苦攻關,通過技術創新采取“無伐過濾器+多介質過濾器+超濾裝置+雙級反滲透裝置”和添加阻垢劑的措施,解決了上述技術難點,中水產率為處理水量的60%以上,做到了設備長周期的正常運轉,該技術在國內外同行中屬于首創。
為了充分利用鈦白副產中的聚合硫酸鐵,公司還以鈦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20%的廢硫酸和副產的七水硫酸亞鐵為原料,20%的廢硫酸不經過濃縮用于生產聚合硫酸鐵可節約濃縮消耗的大量能源,副產的七水硫酸亞鐵用于生產聚合硫酸鐵可解決七水硫酸亞鐵銷路不暢、易形成廢物堆存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鈦石膏綜合利用一直是企業面臨的不小難題。對此,公司技術人員通過技改研發,將鈦白粉生產產生的低濃度酸性廢水經過污水處理裝置后產生的鈦石膏經過晾曬后,外售水泥廠作為水泥緩凝劑使用。”孫鵬自豪地告訴記者。
東佳集團一系列的環保節能措施,不僅改善了周邊環境,也為企業和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更帶來了經濟效益上的豐收。目前,集團公司已經連續9年名列博山區納稅第一名,近4年累計上繳稅金6億元,2013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下一步,東佳集團將繼續完善生產工藝,力爭把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水電氣等資源利用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