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以聚硅氧和軟骨細胞為「墨水」3D打印出的仿生耳。金屬線圈負責收發可以刺激聽神經的電脈沖,就和人工電子耳一樣。
火箭引擎零件、巧克力糖偶、功能具足的復制手槍、荷蘭的運河岸房屋、設計師款太陽眼鏡、輕巧快速的兩人座汽車、劃槳船、仿生耳原型、披薩――幾乎每個星期,日新月異的立體打印技術都有讓人驚異的新發展。
這聽起來像是《星艦迷航記》中才會出現的東西(星艦上的復制機可以合成任何東西),但它正逐漸成為真實。一點不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正在國際太空站上測試一臺3D打印機,確認它是否能在長期任務中負責制造餐點、工具及替換零件。

他們還印出世界最小的鋰離子電池,寬度只有1公厘,可為醫療植入物供電。他們還印出世界最小的鋰離子電池,寬度只有1公厘,可為醫療植入物供電。
地球上,企業正重新思考他們的長期商業計劃。法國空中巴士公司的愿景是,到了2050年,一整架飛機都可以由3D打印的零件組裝而成。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則已使用3D打印機制造噴射引擎的燃料噴嘴內部組件。感興趣的還不只是大企業。
「我們很清楚3D打印技術將在未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荷蘭建筑師事務所DUS合伙人海德薇?赫恩斯曼表示。DUS正在阿姆斯特丹的巴克史洛特-加龍省運河旁打印一棟河岸住宅。

建筑師漢斯?費爾穆倫站在阿姆斯特丹一棟運河岸房屋(上方示意圖)以3D打印的基石上(下圖)。建筑師漢斯?費爾穆倫站在阿姆斯特丹一棟運河岸房屋(上方示意圖)以3D打印的基石上(下圖)。

搭建這棟13房住宅的組塊將用一種特別研發、成分有80%為植物油的生物塑料化合物印制。這項為期3年的計劃還會測試其他可打印的材料,例如用于浴室的大 理石粉。搭建這棟13房住宅的組塊將用一種特別研發、成分有80%為植物油的生物塑料化合物印制。這項為期3年的計劃還會測試其他可打印的材料,例如用于 浴室的大理石粉。
這臺高6公尺、名為「房間制造機」的打印機將于三年內測試各種材料、設計與概念,印出墻壁、檐口飾帶以及房間。「我可以看到新時代將要來臨,到那時大家可 以選擇并下載房屋設計圖,就像在iTunes上買東西一樣。只要敲幾下鍵盤,便能客制出完全符合你所想的屋型,然后再把打印機運到建地去蓋房子。」赫恩斯 曼補充。
又稱「積層制造」的3D打印技術已問世約30年,最近幾年因為進展快速而引發了熱切關注及大膽的預測。不過,高度精密的商用3D打印機和家用打印機之間還 是存在著巨大且可能無法跨越的性能差距。3D打印機的運作方式和桌上型打印機大同小異,但「打印」時用的不是墨水,而是塑料、蠟、樹脂、木材、混凝土、黃 金、鈦、碳纖維、巧克力――甚至是活體組織。3D打印機的噴頭將原料以液態、糊狀或粉末的形式一層一層堆棧。有些會自然硬化,而其他材料則須以熱或光來熔 合。

這尊細節豐富、和真人等身的圖坦卡門王遺骸復制品,是先根據實體木乃伊的計算機斷層掃瞄圖以透明聚合物印制而成,之后再塑形上色,讓外表看來像是干燥脫水 的皮膚。這尊細節豐富、和真人等身的圖坦卡門王遺骸復制品,是先根據實體木乃伊的計算機斷層掃瞄圖以透明聚合物印制而成,之后再塑形上色,讓外表看來像是 干燥脫水的皮膚。
現在任何人只要有想法、有錢,都能夠投入小規模生產,只需要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繪制對象的立體圖,剩下的就交給3D打印公司。
由于從計算機鍵盤就可以更改產品規格,這項技術特別適合限量商品、原型或是一次性的成品。
也因為3D打印機是一點一滴堆棧出對象,材料只用在需要的地方,因此可制作出復雜的幾何形物品,而且通常可大幅減輕重量且無損于強度。3D打印機也能一體成型地印出形狀精密復雜的對象,以GE的鈦制燃料噴嘴尖口為例,如果按照原來的方法至少需要20個組件才能制成。

NASA用來測試可攜式維生系統的仿真宇宙飛行服,有部分組件由3D打印的模具制成。NASA用來測試可攜式維生系統的仿真宇宙飛行服,有部分組件由3D打印的模具制成。
這樣的精確性讓以前不可能制作的物品成為可能。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就印出了血管密布的活體組織――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一天可能幫助醫生以患者自身的細胞 印出器官以供移植。「那是3D生物打印技術的終極目標,」領導這項研究的珍妮弗?路易斯說。「距離達成這個目標還有很多年。」

這個在紫外光下發出光芒的「支架」由哈佛大學實驗室制作,制作方式與利用生物墨水以3D打印出血管密布的活體組織的方法類似。研究人員希望這樣的努力最后 能導向可打印的活體組織,并以這些組織進行藥物篩選、再生,最終是器官移植。這個在紫外光下發出光芒的「支架」由哈佛大學實驗室制作,制作方式與利用生物 墨水以3D打印出血管密布的活體組織的方法類似。研究人員希望這樣的努力最后能導向可打印的活體組織,并以這些組織進行藥物篩選、再生,最終是器官移植。
積層制造的速度比傳統制造方式慢得多,但這是可以改善的,哈德?利浦森說。這位康乃爾大學教授長期參與了3D打印技術的研究。
「打印機的速度、分辨率以及可選擇的打印材料種類都在提升當中,」利浦森說。

以環氧樹脂印出的一體成型椅子,是模仿人體海綿狀的骨組織而設計的。以環氧樹脂印出的一體成型椅子,是模仿人體海綿狀的骨組織而設計的。
利浦森和他的團隊曾以3D打印復制了撒謬爾?摩斯的電報機。為了對歷史致意,他們測試這臺復制品時,打出了1844年摩斯在滿心敬畏下所送出的訊息:「上帝所造何物也?」
不管3D打印的概念是否來自天啟,按下按鈕的都是人類。2013年5月,政治激進分子寇迪?威爾森宣布他成功測試了世界第一把3D打印手槍「解放者」,躍上媒體頭條。這支口徑9.65公厘的單發手槍僅用價值約人民幣353元的塑料制作而成。

政治激進分子寇迪?威爾森在2013年成功試射以3D打印的口徑9.65公厘單發手槍「解放者」,一聲槍響傳遍世界,執法機關也為之震動。但這種3D打印 手槍有時也會失靈(上圖)。繼威爾森之后,有其他人測試過塑料槍的設計,還有一間公司成功以金屬印出具射擊功能的布朗寧M1911口徑11.43公厘手 槍。政治激進分子寇迪?威爾森在2013年成功試射以3D打印的口徑9.65公厘單發手槍「解放者」,一聲槍響傳遍世界,執法機關也為之震動。但這種3D 打印手槍有時也會失靈(上圖)。繼威爾森之后,有其他人測試過塑料槍的設計,還有一間公司成功以金屬印出具射擊功能的布朗寧M1911口徑11.43公厘 手槍。
一開始,這個消息讓執法機關大為緊張,他們預期這種用完即丟、無從追蹤的手槍將會像學生的期末報告一樣誰都可印。但要印一支可靠耐用的手槍并不容易――也 不便宜。加州一家名為「實在概念」的公司曾印制100支限量版布朗寧M1911、口徑11.43公厘的手槍,投入的打印機及設備成本超過50萬美元。
沒什么人會因為不能印一把便宜的手槍而沮喪,但很多人會因老是印出奇形怪狀的東西而失望。「3D打印技術能做出讓人驚奇的東西,大眾看到相關報導后,以為自己在家也能做出這些東西,而且成品還會很精美,」羅利說。「不是這樣的。」

透過人臉模型,可以看到裝在一名病患臉部下的鈦板,這名病患因癌癥失去了頰骨、上顎及右眼。工程師以數字掃描病患未受損的另一側臉部后,再用3D打印機印 出植入物。透過人臉模型,可以看到裝在一名病患臉部下的鈦板,這名病患因癌癥失去了頰骨、上顎及右眼。工程師以數字掃描病患未受損的另一側臉部后,再用 3D打印機印出植入物。
或許有一天,3D打印機真能讓我們想要什么就印什么,不過羅利所預見的是一場不同的草根革命,到那時,各種想法都將有機會成為真實并接受測試,不再只是停留在草稿紙上的想象。

時尚模特兒黛文?溫莎準備在巴黎「時尚設計城」的成衣展中走秀。她身上穿的3D打印洋裝是一名時裝設計師和一名建筑師的合作結晶。時尚模特兒黛文?溫莎準備在巴黎「時尚設計城」的成衣展中走秀。她身上穿的3D打印洋裝是一名時裝設計師和一名建筑師的合作結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