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高品位鈦礦供給緊縮。USGS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鈦鐵礦供給量為679萬噸,其中越南為50萬噸,占比7%。2013年中國40%鈦礦來自進口,進口鈦礦中越南占比26%。由于越南的鈦礦品位較高,可以用于海綿鈦和高品級鈦白粉生產,國內的鈦礦品位低,對進口礦無法形成有效替代,因此一旦越南鈦礦無法正常出口,則短期可能會影響國內高品位鈦礦的供給,帶來價格反彈。
鈦礦價格反彈的力度取決于替代資源的補給力度。替代主要來自于印度,中國鈦礦進口來源國中,澳大利亞的礦石品位較低,印度礦石品質總體上可有效替代越南礦。另外需要注意,2013年一季度中國從印度進口鈦礦10萬噸,占比19%,而2014一季度進口僅為3.2萬噸,下降68%,我們判斷在沒有出口限制的情況下,進口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因此,一旦越南鈦礦出口受限,印度鈦礦能夠有效補充。但也不能排除由于貿易商惜售可能引發的短期供給短缺。
需求是中長期更重要的影響因素。2010年中國進口鈦礦中42%來自越南,而2014年一季度該比率降為10%,這一方面是因為下游需求疲軟,另一方面是由于越南通過增稅等措施對鈦鐵礦出口設限。但從鈦礦的價格趨勢可以看出,盡管2012年以來越南鈦礦供給有所下降,但受到需求低迷影響,越南礦價格持續走低。由此我們預測,中長線來看,需求對鈦價的影響更為重要。
受益標的為寶鈦股份、西部材料、金浦鈦業和攀鋼釩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