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釩鈦產業流于低端化,同時面臨結構性過剩等問題。如何激發釩鈦產業活力,拉長產業鏈?”2月6日,在攀枝花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分組討論中,“釩鈦產業如何突出重圍”成為“釩鈦之都”代表們的熱議話題之一。
□本報記者 秦勇
設立釩鈦投資基金 撬動社會資本
“去年攀鋼仍在虧損中,鋼鐵、釩鈦產業仍然不樂觀。”攀枝花市人大代表、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大德直言形勢依然嚴峻,但他同時表示:“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模式,是可以走出一條新路的。”
張大德的話不無道理。2010年前后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下,相當一批項目投產,導致產能相對過剩,加之進口礦的沖擊,使釩鈦主要產品價格跌至歷史低位,逼近企業的生產成本。
伴隨著價格的下跌是資源的賤賣,對攀枝花釩鈦產業構成極大的沖擊,釩鈦產業“寒冬”里,一些當地中小企業更是面臨關停的考驗。如何突出重圍?處于多個分會場的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認為必須完成由外及內的調整,才能讓處于行業深度調整期的釩鈦產業,找到新方向,邁入理性發展軌道。
在攀枝花市人大代表、東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王棚看來:需設立釩鈦投資基金,通過撬動社會資本對攀枝花釩鈦產業進行整合,一方面通過扶優限劣,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基金進行商業收儲,平準價格,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張大德對此深以為然:產業借力資本,資本分享產業增值紅利,二者相得益彰,這在釩鈦產業整合中也得到體現。攀枝花作為中國的“釩鈦之都”,在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升級為國家戰略后,釩鈦產業因應用前景廣泛而引來資本的高度關注。
基金從何而來?如何管理運作?
設立釩鈦投資基金,能夠發揮政府引導資金杠桿效應,集聚和放大社會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使釩鈦產業真正成為攀西地區的支柱產業;實現資源收儲,有利于形成釩鈦產品定價權……談起設立釩鈦投資基金的好處,王棚如數家珍。“先別高興太早。”攀枝花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明雄給王棚當場潑了一盆“冷水”:“錢從何來?”
王棚表示,可以通過攀西戰略發展基金、攀鋼、昆鋼中鋼集團、東海證券等募資11億元,然后以1:2比例吸引社會資本22億元,基金主要用于釩鈦產業投資、釩鈦大宗商品投資。“那基金該如何管理和運作呢?”王明雄接著追問。
以攀枝花釩鈦交易中心、東海天富投資管理公司、東海投資及基金各出資方共同設立管理公司,聘請專業團隊運作,負責基金日常投資和管理。王棚說,產業基金主要對具有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的企業進行投資,通過對企業并購的方式,充分利用社會存量資金,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產出效率,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升值;并購基金在獲得被收購方股權后,通過利用專業優勢和行業資源整合被并購方,提升其盈利能力和企業價值。
還有就是進行商業收儲,促進釩鈦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通過平準基金,平抑和調節市場價格,避免價格劇烈波動,減少價格對產業的沖擊,促進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對攀西地區優勢產品搭建貨物池,以貿易方式、倉單質押等獲取固定收益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