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鈦板產品作為一種新興的結構材料,具有優異的抗腐蝕性能、極高的強度和生物相容性,廣泛應用于軍工、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科研航海等行業,加工利潤豐厚。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煉軋廠中板作業區圍繞鈦板軋制生產工藝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攻關,力求盡快攻克軋制難題。
“我們就差搭個神位把它供起來了!”該作業區工藝責任工程師李金澤說的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由于鈦板軋制具有加熱溫度低、質軟、表面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加工難度非常大,目前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鋼廠具備軋制能力,更何況煉軋廠現有設備相對“粗糙”,幾乎不可能軋制這種“高大上”產品。“老‘捷達’當成‘奔馳’開”是該作業區職工當時評價這一項目的真實表述。
“不這么開能行嗎?集團公司鐵水資源緊張,軋線‘無米下鍋’,大家的工資上哪掙去。”為了讓職工在思想上對軋制鈦板重視起來,該作業區利用大小會議對現場操作工進行思想動員。了解到軋制的重要性后,職工們主動將軋制鈦板的設備全部檢查了一遍,還進行了局部改造,連上面的油污都擦得一干二凈,目的就是防止設備上的瑕疵影響鈦板的表面質量。
技術人員圍繞鈦板加熱做起了文章。由于煉軋廠加熱爐是傳統的推鋼式設計,加熱后的鈦坯會更軟,要是一塊塊推出來還沒上軋機表面就已經磨損得面目全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技術人員采取鈦坯下墊襯板鋼,再用天車吊到軋機軋制的做法,最大程度減少劃傷。此外,他們還對爐溫進行反復推敲,琢磨出適合鈦坯的最佳溫度。為了減少剛出爐的坯子在調運過程中失溫,中板作業區還專門組織天車工進行技能大賽,確保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吊運。
此后,軋制技術、尺寸控制也均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隨著一層層技術難題被提前模擬突破,客戶送來的的兩塊價值極高的試軋鈦坯全部一次性成型,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許。
目前,該作業區還在對一些生產細節進行反復“雕琢”,為即將迎來的批量大單做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