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能夠持之以恒、專專心心的做好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能夠付出一點力量,疊加起來中國就會有力量。
上面這句話是記者走訪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時(以下簡稱金世利航材),董事長劉和平說的。平淡樸實的話語滴水見陽光,映射了金世利航材扎實做事的精神。
采訪當天,記者與劉和平駕車從重慶新牌坊前往40多公里遠位于兩江新區的金世利航材。一路上,劉和平介紹了重慶兩江新區的發展藍圖,工業園、汽車園、航空園、科技園,以及金世利航材在兩江新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記者采訪企業、采訪企業家秉著寫實的記錄,只有到了金世利航材才能驗證其在兩江新區中的地位。

下車后,劉和平對記者說,先到車間里轉轉,先有一個感觀上的認識,再進一步了解金世利航材。于是,采訪時,一個展"智″翱翔的金世利航材凸顯在了眼前,金世利航材的智造中國高端材料的發展軌跡已被描繪出來。
"智"在高端
支撐高端先進的利器是科技。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前生只是一家在西安的小公司,以貿易為主。2004、2005年海綿鈦價格暴漲,有價無市,金世利航材當初從國外進口了大量海綿鈦銷往寶鈦集團、西部材料、七二五所、北京有色總院等。2004至2009年,金世利航還研發生產了3000噸醫用鈦合金出口。后來,因為國產C919大飛機在材料的選擇應用上,金世利航材幫助中國商飛引進VSMPO成為C919唯一航空鈦合金鍛件供應商。當金世利航材看到了國產材料與國外材料存在的重大差距時,提出中國為什么不能供更好的原料做更好的產品!于是,企業高層開始琢磨,能否引進高端技術、工藝、裝備甚至高端人才。究竟缺失在什么地方?補齊國家材料短板,這成為金世利航材發展的動力。
2014年國際形勢發一些變化,某國航空公司需要的鈦合金材料被掐住了供應的脖子,他們找到金世利航材問,中國能不能生產發動機轉動件中需要的鈦合金材料。劉和平說,這個材料要求相當高,應該算得上是材料中的最高端了。他說,金世利航材通過評估進口原料的質量與團隊的研發能力,然后找到一家生產廠加工,金世利航材研發團隊全程跟蹤,監督生產每道工序,生產出了外國公司需要的發動機轉動件。經過28天的生產和兩個月的檢測評估,確認金世利航材研發生產的發動機轉動件用材料完全符合要求并專門到公司做了質量認證。隨后,另一家國外公司也對金世利航材進行了全方位的質量認證,這家國外公司在民用飛機上80%用上了金世利航材生產的鈦合金板材、棒材、緊固件,現在又用上了鍛件。

因為金世利航材在供給國外民用飛機上的鈦合金材料有質量保證及取得了數據的支撐,引起了C919大飛機的關注,相關鈦合金材料供應將進入實操論證。劉和平說,民用飛機對材料的質量要求更為嚴格,理論上不能有半點風險,質量需要非常可靠。他說,金世利航材正式投產以后,已經開始為國外民用航空公司供應起落架的鈦合金材料,可以說國外公司對金世利航材的質量信任度是可靠的。"智"在高端是由"智"在裝備決定的。
"智″在裝備
現代化戰爭中有一個現象,士兵背著一個很大的包,其實那是戰爭的裝備,里面裝的是"科技戰″。金世利航材深懂其理,知道高端產品倘若沒有高端裝備作支撐,那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車間參觀時,劉和平指著那臺混布料系統說,這是金世利航材自主研發的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精度最高的稱重和混布料系統,兩噸重量誤差以克計。他說,金世利航材將于2019年元月9日開始安裝另一臺裝備,可以生產截止目前中國最大的鈦合金錠17噸重。在生產現場,劉和平對著生產出來的第一個小的整體電極說,這個電極的密度達到4.4,國內一般在3.2左右。國內其他廠家生產的電極需要焊接,金世利航材生產的不用焊接,生產出來就像鈦錠熔了一次的感覺。他說,前兩天來了20多家國內同行,他們對整體電極非常感興趣。
劉和平說,很多新的裝備、新的工藝都是金世利航材研發團隊自行設計,目前,金世利航材的裝備規模應該在國內同行中處于前三水平。當2000噸快鍛、4500噸快鍛、擠壓機等一系列高端制造裝備安裝完成后,金世利航材裝備水平應該繼續靠前并領先。他說,金世利航材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發努力,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金世利航材走的是引進國外先進裝備與技術,同時走好自主創新之路。
提到萬噸壓機,劉和平臉上溢出了自豪。他說,金世利航材有一支非常強的研發團隊,萬噸壓機就是自行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在國外購買這個萬噸壓機需要1.5億,而且不管工藝這塊。金世利航材決心自主研發,壓機本身是與天鍛聯合生產,模具、工裝里面的核心部分全部由金世利航材自己設計,自己制造,這在國內同行中是沒有先例的。
養兵千日,用兵一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都間接說明裝備的重要性,優異的裝備,優異的團隊,才能創造優異的成績。
"智″在創新
劉和平說,創新是金世利航材的動力,裝備是金世利航材的基石,高端是金世利航材的目標。金世利航材主要產品定位在鈦合金、高溫合金,企業發展定位比較高,沒有定位在通用材料上。這或許是金世利航材一出場便啟航的動力。記者問金世利航材從2004年發展以來取得哪些創新方面的成績?
當他說到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時,沒有翻閱任何資料,全部"脫口而出″。他說,金世利航材在同行中有幾個第一:
第一家把航空發動機轉動件用鈦合金材料供應到國外民用航空的中國企業。
第一家全系列供應鈦合金材料覆蓋國外大型燃氣輪機的中國企業。
第一家向國外大推力民用火箭供應低溫鈦合金材料的中國企業。
第一家向國外民用航空制造公司供應鍛件、棒材、板材、絲材、管材全系列鈦合金材料的中國企業。
用13個月時間建成中國第一臺無焊接鈦合金整體電極的企業。已經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根5米長無焊接的鈦合金整體電極。從動土到投產用13個月時間形成鈦錠5000噸,鍛造7000噸生產能力,創造了同等規模航空級鈦合金產品項目建設的中國最快速度。

自行設計研發了世界上精度最高、速度最快的鈦合金混布料機。
自主研發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電極壓機。
劉和平如數家珍式的創新成果,讓記者看到了一家依托高端裝備生產高端產品企業的背后聚集著一批"高端人才″。采訪那天是星期六,記者采訪中遇見了金世利航材總經理,遇見了國外航空企業的客商。記者問今天星期六都在上班?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管理層是沒有休息日的。
即將采訪結束時,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是重慶市20個重點工業項目之一,由市長督辦。還是重慶市6個"民參軍″項目。他指著窗外馬路對面的那片土地說,那是金世利航材二期工程占地245畝,將打造高端板材項目。`
金世利航材的"智″在高端、裝備、創新的格局中,蘊涵著金世利航材人的視野遼闊,勇于擔當。一家創新能力極強中國民營鈦企業正在重慶兩江新區"智″造-------金世利高端航空鈦材。
采訪手記《志向遠大智造佳績》
"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能夠持之以恒、專專心心的做好一件事,每一個人都能夠付出一點力量,疊加起來中國就會有力量。″劉和平這番話道出了金世利航材人的事業心,責任感。
金世利航材立足高端,站高望遠,短短時間取得這些耀眼的成績不是偶然的。看看金世利航材的使命、愿景、服務,就鑄定了這是志向遠大、智造佳績的必然。
使命:為中國航空航天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持。
愿景:成為中國航空航天高端材料的先鋒企業,成為全球航空航天材料的重量級企業。
服務: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優價與快速高效的服務。
志向遠大更需注重細節管理。劉和平說,金世利航材每一分錢都認真的花,花到應該去的地方,不能造成浪費。這也是金世利航材在同行中投資不及別人一半,工藝裝備卻高人一籌,先進一步的科學管理。
2017年,金世利航材被列為重慶市"100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2018年又被列為100個中的"20個重中之重″,這不是口號喊出來,這是實力、實干、實在、實誠干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