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萬紫千紅春滿園。在春滿河湟景滿城的暮春時節,我們來到了河湟腹地、海東市政府所在地的樂都工業園區。
園區內極具代表性的中鈦青鍛、旭格光電等企業各領風騷、高質量高品質塑造行業標桿的同時,規避同質化、產值惠民化、產品尖端化、視野國際化,書寫出青海制造的水平、青海質造的檔次、青海智造的多元。
“我們以全流程的角度,研發、設計和生產低成本高品質的鈦及鈦合金特種材料、零部件,并以此能力來幫助軍工和軌道交通客戶,解決他們的輕量化、可靠性、防腐蝕等方面遇到的工程挑戰。”
樂都工業園北區的青海中鈦青鍛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簡稱“中鈦青鍛”)走廊的文化墻上,中鈦裝備“霸氣”的愿景和使命彰顯“不一般”;產品展示廳陳列的航空航天、船舶工業等系列高精尖展品昭示“了不起”。
鈦是一種銀白色稀有金屬,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征。
在鍛造一車間,記者看到一輛叉車從爐內鉗出通紅的鈦錠,機械手臂“接”住后遞到擠壓機下,反復敲打后這塊鈦錠擠壓成需要的物理形狀,為下一環節奠定基礎。
“這臺6.8萬噸多功能擠壓模鍛機組是由清華大學設計,自主可控的國內首臺設備,也是世界首臺擠壓模鍛雙功能系統,目前熱擠壓能力居世界第一。”
“這款正在量產的鈦合金下橫臂是某型戰車懸掛系統部件,屬一次成型產品,與原產品相比減重43%,防腐和疲勞性能可提高30%。”
“這款高溫合金渦輪盤,材質是粉末合金/變形高溫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發動機核心部件,屬國家‘兩機專項’重點項目,目前需要突破并掌握大尺寸棒材熱擠壓裝備與渦輪盤等溫鍛造成型技術,驗證成功后可使新一代軍民兩用大飛機發動機使用的粉末高溫鈦合金渦輪盤壽命翻番,累計飛行壽命由以往的500小時提高到1000小時,完全可與美、日、俄媲美,屬解決‘卡脖子’工程,可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封鎖,替代進口、實現國產化。”
工作人員的簡短介紹,清晰呈現出中鈦青鍛肩負“產業報國、工業強國”的工匠精神,生產環節更是勇當“碳達峰碳中和”的“先行者”“探路者”,率先改變現有碳排放格局,淘汰高耗能燃煤動力,改用電能和天然氣基礎上,研發制造出700℃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管道,該款產品采用比P91、P92更為先進的新型材料,使得燃煤發電機組管道承受溫度提高50℃以上,經實際運行,預計供電煤耗可降低50克/千瓦時。這項技術的研發和產品的廣泛應用,對我國實現火電結構調整、節能降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走持續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述產品量產后,對高品質鈦合金錠、高溫合金錠將有1.5萬噸/年的需求,可有效帶動上游鈦礦開采、模具加工,下游部件精深加工,能形成鈦合金、高溫合金熔煉、模具加工、擠壓/摸鍛生產、部件精深加工等產業鏈,預計20年周期可實現600億元產業規模。”中鈦青鍛總經理李德清表示,這對青海新材料、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極具帶動效應,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