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企媒合作同心圓,傳媒孵化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的精神。今天刊發的“走在專精特新的路上”是寶雞鈦戈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龍剛的《門門通不如一門精》。
80后王龍剛已經有20多年工作經歷了,設備入手,生產、技術、貿易相繼介入,這為他創業走入市場創造了條件。懂生產、懂技術,一旦融合貿易懂市場那就比較接地氣了。王龍剛在“走在專精特新的路上”悟出了“門門通不如一門精,事事在于專,業在于精”的道理,相信并祝愿“鈦戈金屬,揮戈未來”。
走在專精特新的路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安仲生說,分會要積極為企業服務,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支持大企業發展優而強,鼓勵中小微企業發展優而精,助力“小而優小而專小而精”,走一條屬于自己的“專精特新”之路。
走在專精特新的路上---記者采訪寶鈦集團總經理雷讓岐,他談到專精特新時說:“專精特新,持續的做下去,一直做堅持做,深耕去做,事情就能做成。如果總想換頻道換賽道,肯定是有問題的。”

門門通不如一門精
寶雞鈦戈金屬總經理 王龍剛
做企業就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放眼各行各業,都是高手林立,競爭異常激烈,有不少企業逐漸被淘汰,也有很多后起之秀大放光彩,企業要發展,首先得生存,要生存就得跟上經濟市場與行業發展的腳步,所以我們小微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持續改進,提升自我,才能不被淘汰,延續發展。
俗話說“門門通不如一門精,事事在于專,業在于精”,這應該是我們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基本原則,把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放在某一領域或產品,做專做精,像一顆釘子一樣,善于擠善于鉆,小產品終會有大市場。鈦合金屬于新材料領域、朝陽產業。其應用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丞待開發,除了航空航天、軍工、化工等領域外,在醫療、海洋工程、民生生活等領域已有不少“專精特新”鈦企業獨領風騷,這也為我們小微鈦企業樹立了標桿,指明了方向。
我們要達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標準,在各方面都有差距,要減小差距直至符合要求,要從自身“修煉內功”抓起,首先要從能做一件事提升為能做好一件事,產品向專業化發展,提升質量,降低成本,以優質優價獲得市場認可;同時不斷改進、創新,做出自己的特色,注重研發及知識產權保護,以新產品新工藝占領市場;還要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建立極具凝聚力的團隊,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以現代化、高水平來應對市場的千變萬化。
鈦戈金屬在鈦合金鍛造行業是一個新手,通過這兩年的摸索,對鈦合金異形件自由鍛有自己的認識,產品定位與發展方向已逐漸清晰,我們將在鈦合金小件精鍛方面朝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力爭在三年內達到“專精特新”基本要求,企業在各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