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和首顆氫彈爆炸成功是同一天。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55年后的2022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舉行,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

寶鈦:他們也是默默的耕耘者
在企業,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沒有工作在生產一線,他們卻與生產一線融為一體。人們看到了生產一線的光芒,卻很難看到他們傳遞光芒所付出的努力。“你搞生產我服務,都是寶鈦頂梁柱”,他們用筆墨傳遞光芒,他們用鏡頭濃縮形象,他們用網絡展示寶鈦,這個團隊就是寶鈦”網絡軍團”的宣傳部工作。
在記者采訪的近百家國有、民營企業中,有兩家企業十分重視宣傳部(某種意義是重視企業文化推進)的工作,一家是中國500強企業河南濟源的豫光金鉛,一家是中國鈦工業的一面旗幟陜西寶雞的寶鈦集團。這兩家企業的宣傳工作做得相當不錯,他們用文字將企業的文化理念、科研創新、發展藍圖、凡人小事、星星點點串在一起,串成了企業發展的閃光印跡,讓員工看到了頂層思維與普通員工的燦爛星光。
與時俱進謀發展,寶鈦集團也在與時俱進中重視宣傳部工作重視新媒體建設,這對于從事宣傳部門工作的員工來說是福音也是福氣。記者曾在企業宣傳部工作過,領導重視企業宣傳與否,可以折射企業文化的深層次內涵。有文化的企業會注重文化建設,注重傳遞思想,傳承精神,而宣傳工作往往是傳遞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紐帶,人們在筆墨中了解企業的情況。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任何筆墨的存在,那這個企業的文化一定是蒼白的。
工作經驗需要筆墨總結
工作思路需要筆墨歸納
工作規劃需要筆墨傳遞
工作匯報需要筆墨提煉
......
試想一個企業沒有文化,沒有筆墨,那不就成了沿街吆喝了,就成了沒有文化依托的小作坊。就是沿街里的“吆喝”其實也有“宣傳”,只是這種“宣傳”太原始了,也只能停留在原始階段,也只能吆喝了。
記者一直關注寶鈦集團的新聞宣傳工作并獲悉,2021年4月1日,文化新聞中心正式運行至今,他們共出版《中國寶鈦報》34期,刊發新聞及相關文章近千余篇;寶鈦自辦頻道《寶鈦新聞》播發60多期,播出新聞300余條;寶鈦啟明星微信公眾號發布近400次,近1800余篇;寶鈦集團門戶網站刊發新聞500余篇。枯燥的數字是由一個個文字組成的,正是這一個個文字記錄了寶鈦的平凡也閃耀了寶鈦的輝煌。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荊鑫說:“這是文化新聞中心一位位員工默默的工作,提煉一個個文字,寫出一篇篇文章,為寶鈦精神、寶鈦文化傳遞的一句句真情,”
其實,我們人人都是宣傳者,不然上帝不會給人類一張嘴,在企業領導要把頂層思維傳達下去需要開會用嘴說,部門之間交流工作經驗需要用嘴說,銷售員推銷產品需要用嘴說,科技人員介紹科研項目與成果需要用嘴說......這一切落在白紙黑字上需要筆墨記錄,這里就需要文化了,這里就需要宣傳了。所以,看似不重要的宣傳是很重要的,不然,董明珠緣何會利用一切會議一切場合宣傳“好空調格力造”!
欣賞豫光金鉛、寶鈦集團重視文化、重視筆墨、重視宣傳工作,因為,企業頂層知道宣傳也是一種特殊的產品,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