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虎是甘肅東方鈦業元老級的員工,2011年5月,企業作為白銀市招商引資項目初創時,肖成虎就加入其中,現在是甘肅東方鈦業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副部長,談起公司的發展史,他如數家珍,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肖成虎:“從2020年2021年,包括今年,我們每年都是在滿負荷生產,像去年的話,我們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1.2億元,也是我們近三年的一個首創新高。”
疫情三年,當別的企業都在減產、裁員的時候,東方鈦業卻迎來了收入新高,這源于它產品的不可替代性,東方鈦業目前唯一的產品是——鈦白粉,學名二氧化鈦(TiO?),號稱白色顏料之王和“工業味精”,廣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膠、油墨、造紙、搪瓷、化纖、醫藥、皮革、化妝品等領域,被稱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東方鈦業在全國鈦白粉生產行業里不是產量最大的企業,那它為什么能一路高歌猛進呢?這要從企業的誕生說起。
原來,白銀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冶煉廢產品——硫酸,而鈦白粉的主要原料恰好就是硫酸,白銀具備發展循環經濟的先天條件,白銀招商引資思路與企業定位一拍即合。
肖成虎說:“東方鈦白當年被白銀吸引,看中三個優勢,原材料優勢、鐵路運輸優勢、絕佳的營商環境。”實踐證明,十年前的這一次“地企握手”是極其正確的,不僅為白銀公司省下了大筆的硫酸外運費用,也讓東方鈦業用遠低于行業的價格拿到了高品質的硫酸,還讓白銀經濟、地方稅收、促進就業等各方面獲得長足發展,可謂一舉多得、地企雙贏。
如果說選擇落地白銀,為東方鈦業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么企業自身的努力則給成功裝上了加速輪。
肖成虎:“我們的工藝是非常成熟的,我們是全國第一條全自動化鈦白粉生產線,產品穩定性非常好,各種技改、各種優化,人員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所以說在鈦白粉行業里面我們是占據主要優勢的。”

行走在東方鈦業的廠區,最大的感受就是生產有條不紊、建設如火如荼。頭頂著2022年甘肅省民營企業“50強”的光環,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東方鈦業并沒有滿足和止步,它立志要做行業的龍頭,要打造“全國循環經濟標桿”。
一方面,東方鈦業現有的10萬噸鈦白粉生產線項目,生產的晶虹石型鈦白粉是初品,還要在安徽分公司再加工為鈦白粉成品,才能應用到其他工業領域。二來,公司目前的產能,只能消耗白銀公司一部分硫酸,東方鈦業立志要把它“吃干榨盡”。
在“產品升級”和“產業擴能”兩個目標的驅動下,東方鈦業于2021年3月拉開建設大幕,往新材料方面轉變,謀劃了“硫-磷-鐵-鈦-鋰”綠色循環產業項目,主要包括四個子項目,一個是20萬噸的鈦白粉初品(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第二是30萬噸鈦白粉成品(深加工項目),第三是50萬噸磷酸一氨項目,第四是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
肖成虎:“這四個項目之間,形成了銜接,鈦白粉產生的廢酸作為50萬噸磷酸一氨項目的原材料,鈦白粉產生的副產品硫酸亞鐵作為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原材料,磷酸鐵鋰又是新能源電池行業的正極材料。相當于我們從傳統的鈦白粉行業向新能源行業進行轉變,這就為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貢獻我們企業的力量。”

在肖成虎的述說中,東方鈦業的宏偉藍圖清晰可見,四個在建項目將從今年底開始陸續竣工,明年就可以產生效益。
肖成虎:“我們整個項目在2025年末,要全部實施完,整個項目的投資是369億元,產值大約能達到1000億元,利稅能達到370億元,解決就業是6000人。”
肖成虎的經歷印證了“入對行”的重要性,東方鈦業的發展印證了“實體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性,白銀招商引資的思路印證了地方經濟形成循環產業鏈的重要性。
這一切都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以及甘肅省提出的“強工業、強縣域”不謀而合。
肖成虎:“結合二十大精神,還有二十大規劃,包括發展實體經濟,發展新能源規劃這一塊,我們東方鈦業正在籌劃、正在建設的,完全符合二十大的規劃,以及省政府要求的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我們也在遵循這個發展要求在積極開展工作,我們也會鼓足干勁不足,把項目早日落地。以后東方鈦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作為我們白銀當地,乃至全省民營經濟的首列,發揮企業積極的引領作用。”
東方鈦業的目標已不僅僅是“產品升級”和“產業擴能”,而是企業發展方向的全面革新,不僅建立起了企業內部的小循環,還建立起了白銀各企業之間的大循環,更是帶動了白銀工業體系的全面升級,未來東方鈦業和白銀工業都有無限可能。
東方鈦業不僅給了肖成虎們信心,更給了全社會信心,火熱的生產、建設場面讓白銀人強烈感受到“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加快復工復產”的決心,生龍活虎、未來可期。
責編:李世賢 呂宜軒
記者:黃 濤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