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博會前寫了兩篇文字,一篇是《高新鈦賽道接力鈦時代——走進寶雞中國鈦谷60708090后的鈦天空》,一篇是《寶雞: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沒有想到兩篇文字的熱度較高,反響較好。
兩篇文字應該都是長時間對寶雞中國鈦谷“走”出來的認知,特鋼鈦業60后李新中,寶雞鑫諾70后鄭永利,茂凇新材80后于顯群,科輝鈦業90后蔡雙凱,他們身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又有相似的共性,他們只是寶雞鈦企60708090后的縮影。“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純粹是思維點燃對寶雞鈦谷的認知,尤其是寶鈦集團的“黃埔軍校”桃李滿天下,讓我蹦噠出了“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理念。
一個城市是有思維的,寶雞鈦谷的思維就是以鈦為主流形成的城市網絡構圖,就像這幾天高峰論壇與國際鈦博覽會一樣,因為對“鈦”的關注,人們因鈦而來,以鈦交友,鈦中學習鈦。我也是不間斷的行走在鈦路上,學習在鈦路上,感覺鈦路“盲盲”,新東西太多,新領域的拓展讓人永遠是行走在鈦路上的小學生。
為什么想寫鈦博會讓“寶雞“鈦工業大學”燃起續篇”,那是因為這兩天的鈦博會上鈦的新知識太多!如果你不甘當小學生,還以曾經腦海里的知識不去看待應用領域的新變化,可能就變成鈦盲了。4月20日下午參加了海洋鈦合金應用發展交流會后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東西,全程聽了7位專家的報告,感悟自己的腦海里又多了一點鈦的藍海,也讓自己在《智慧金屬鈦藍海——賢聚寶雞探討海洋鈦合金材料應用前景》中提煉出自己淺懂的的新知識。在理解中梳理文字,讓腦海得到了一次鈦知識的潤澤。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的知識傳授嗎?這里雖沒有書本,但人們在望聞問切中學到了很多與鈦相關的知識,懂得了鈦不僅僅是寶藏而且還是一種涵養。參觀展覽會時,我接到一個電話,某單位想讓我分析一下未來的鈦市場如何,于是,與他們4人約定在遵鈦集團展館聚一聚聊一聊。他們想上海綿鈦,想聽聽我對未來市場的看法。我把未來可能出現的“事鈦”做了分析,建議他們靜觀,接下來看看市場6月7月8月乃至以后一段時間的起伏變化。此時,感覺自己也是“鈦工業大學”里的一員。在彼此相互交流中,他們又給我傳遞了新知識。
隨后來到一家生產波紋管、一家生產鈦絲、一家生產粉末冶金的企業,在這里我又學到一些關于鈦的新知識、新技術、新領域應用。還好,在自己的理解、問答中,知識得到了鞏固。一位小伙子在與我聊天中拿出名片,哇!是一家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股價不高。小伙子說,他們是來鈦博會學習的,想多了解鈦的相關知識、相關信息,一是考慮公司自己投資涉入鈦產業,一是考慮收購走捷徑收購鈦企業。他說,先學習了解鈦的情況,再擬定下步鈦計劃。
這次參加鈦產業高峰論壇,我負責論壇現場包括俄羅斯、日本和國內專家主論壇與海洋論壇中23位專家演講的相關工作對接,于是,連續一天半認真聽報告,自我感覺是一次鈦知識鈦前沿技術的全面洗腦。我從一個鈦的門外漢走進了鈦工業大學的門里——真是鈦有力量,鈦有激情。
在鈦博會展覽現場鈦驚艷——“手撕鈦”簿如蟬翼、鈦絲細如發絲、連接用的波紋管柔如肚皮舞......鈦開眼界了。國內外鈦商鈦企是懷著到寶雞這所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學習的,他們想在這里展示自己的風采,也想在這里學到更多的精彩,回到自己的土壤去綻放鈦彩。4月20日海洋論壇結束后,與寶雞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王敬青電話,她說,這次鈦博會是一次規格很高的盛會,國內外的賓客到鈦谷學習交流,鈦谷也在與國內外賓客的學習交流中學到了很多。
鈦博會期間有人問我,攀枝花能不能像寶雞這樣形成鈦產業鏈完整版的鈦谷?河南、云南、遵義等能不能像寶雞一樣形成鈦產業鏈完整版的鈦谷?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又能回答——這就是一個城市的思維決定了一個城市的動向,試問有幾個城市的主流思維以鈦命名?何況陜西還有“西安鈦”與寶雞鈦谷遙相呼應,高鐵50分鐘就連接了西安寶雞兩地。所以,寶雞經過60年的鈦洗禮,加上“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的金屬延續,鈦接續了銅的使命,902孕育了903——寶雞悄悄讓902寶鈦集團成為了一所公辦“鈦工業工學”,讓903成為了一所民辦“鈦工業大學”。那些國內外到寶雞交流的專家學者自然成了寶雞乃至陜西鈦工業大省的外聘教授。我用一個城市發展的主流思維回答了他們的提問,也論證了寶雞是一所“沒有圍墻的鈦工業大學”形成的城市思維。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