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以及“十四五”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政策的深化實施,我國鈦工業向高端領域提升,我們也將著力提升鈦功能材料在新能源電池、環保水處理、空氣凈化、防腐涂料等領域的應用比例,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提高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河南龍興鈦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龍志
臨近“雙11”,在濟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南龍興鈦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興鈦業)董事長龍志和他的團隊格外忙碌,該公司新產品除醛噴霧將首次線上投放,各項籌備工作正緊張進行。
“別看它小小的一瓶,科技含量可不低。”龍志介紹道,這款產品的主要成分納米鈦溶膠具有極強的光催化性,在光照條件下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除甲醛,除醛率達98%,“希望通過網絡平臺,讓更多人體驗到科技改變生活帶來的驚喜。”
鈦行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材料領域,是支撐我國尖端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原材料產業。龍興鈦業生產的基礎產品四氯化鈦是行業企業生產海綿鈦、珠光顏料等的主要原料。近幾年,濟源推動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強市轉變,龍興鈦業積極轉型升級,產品從大宗原料向高端鈦材升級,形成了納米二氧化鈦、亞氧化鈦、納米鈦溶膠、電子級二氧化鈦等中高端產品矩陣,推動了下游新能源電池、冶金及環保技術的工藝升級,產品銷往全國及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地。
“這是我們的尖端產品納米二氧化鈦,今年4月份正式投放市場。”在生產車間,龍志指著一袋袋碼放整齊的產品說。
據了解,納米二氧化鈦主要應用于鋰電池、硅橡膠、防曬霜等生產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制備技術難度大。由于關鍵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國內企業所用的納米二氧化鈦粉體高度依賴進口,價格高昂。
龍興鈦業抓住市場先機,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研發出氣相法納米二氧化鈦生產工藝,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生產出的產品粒徑30納米,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我們已建成一期年產500噸生產線并實現批量銷售,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還將價格降低了50%。”龍志自豪地說。
在龍興鈦業的高端產品“圖譜”中,亞氧化鈦、高純四氯化鈦等數個儲備產品也已實現批量生產銷售,將逐步替代同類進口產品。
“硬核”產品的背后是科技創新的力量。自2012年邁入鈦產業,龍興鈦業就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目前已擁有42項發明專利,并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擁有5項專利。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河南省瞪羚企業……在公司辦公樓一樓的墻上,一面面牌匾記錄著龍興鈦業不斷創新的足跡。
“我們將繼續致力于鈦功能材料的技術創新和進口替代,未來3到5年,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鈦功能材料項目,努力成為國內一流的高科技鈦功能材料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龍志說。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