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鈦業終端應用行業協同創新基地共建協議暨鈦業環保產品研究所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遵義市表面處理環保產業園舉行。本次活動由遵義高新區牽頭組織,國家釩鈦產業聯盟彩鈦專業委員會、多家科技企業及研究院共同參與,標志著遵義在鈦材料終端應用與產學研協同發展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據了解,遵義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已形成以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為主導,健康醫藥為特色,數字經濟為潛力的“2+1+1”產業體系。本次合作旨在響應國家新材料戰略與綠色低碳政策,整合鈦產業資源與技術,推動鈦基產品在環保消費品、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活動上,國家釩鈦產業聯盟彩鈦專業委員會會長程乙津就鈦業終端產品發展趨勢作了介紹。貴州巨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義表示,項目將構建“技術研發—中試孵化—產業輸出”全鏈條平臺,重點突破高端環保消費品、航空航天精密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三大方向,推動鈦合金從“工業味精”向主體材料轉變。
在現場嘉賓見證下,國家釩鈦產業聯盟彩鈦專業委員會與遵義表面處理環保園區簽署了協同創新基地協議;彩鈦科技、泰坦科技、原易科技與巨美環境四家企業共同簽署了研究所共建協議。紅花崗區委常委、遵義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蒙為“遵義生態環境產業研究院鈦業環保產品研究所”授牌。
根據協議,合作各方將共同推進鈦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裝備、環保消費品等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化,重點包括鈦合金電池包殼體、航空緊固件、鈦合金酒容器和電子設備外殼等產品。同時,共建實驗室和中試生產線,設立專項研發與產業化基金,制定綠色制造標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此次合作通過共建基地和研究所,整合全國鈦產業頂尖資源,強化遵義在鈦材料終端應用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