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并成為全球性的危機,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減少排放、凈化空氣和污水處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事業部科研人員采用電化學方法在鈦基體表面原位構筑二氧化鈦納米管陣列結構用于氣體凈化和污水的深度處理。該技術通過制備納米管陣列結構,提高二氧化鈦的比表面積,顯著提高催化降解效率。利用非金屬元素摻雜,實現了二氧化鈦結構可見光下對污水和氣體的高效降解和凈化作用,對緩解霧霾有一定效果。
鈦基體表面形成的納米管的內徑可控制在50nm-150nm,納米管長度可控制在200nm-500nm。通過離子注入和氮化處理方法可以實現對二氧化鈦納米管的非金屬摻雜,使其光響應區域從紫外區拓寬到可見光區域。該技術形成的鈦制品或鍍有鈦膜的裝飾件置于室內,在陽光和日光燈照射下可凈化室內空氣,降解空氣中甲醛等有害氣體。固定于汽車排氣管中可降解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置于污水處理器中利用可見光降解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可對污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