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信息研究所與攀鋼鈦業公司聯合開展的《國內外主要鈦渣生產廠跟蹤調研》項目已全面完成,提交的研究報告經鈦業公司組織專家審查驗收,一致認為: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數據翔實可靠,為鈦業公司科研、生產和營銷提供了較高價值的信息支撐。
該研究報告指出,攀西地區有著豐富的鈦鐵礦資源,鈦鐵礦的產量占全國產量75%以上,但攀枝花鈦鐵礦的品位低、鈣鎂含量高,不適合于氯化法鈦白和海綿鈦生產,用于硫酸法鈦白生產也產生大量的三廢,造成環境污染,因此,需要將鈦鐵礦冶煉成鈦含量更高的富鈦料,為此,攀鋼已建成18萬t/a的鈦渣生產廠。但由于近年鈦市場疲軟,鈦渣廠的經營狀況不佳,因此,有必要了解國內外鈦渣的生產、市場狀況、鈦渣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與攀鋼鈦冶煉廠進行對比分析。
為此,項目組系統調研和提煉分析了國內外鈦渣生產及市場情況,國外力拓集團、特諾有限公司等3家主要鈦渣生產企業情況,以及國內攀鋼鈦業公司鈦冶煉廠、云冶集團新立有色金屬公司等6家主要鈦渣生產企業情況;對上述主要鈦渣生產企業的電爐設備及生產能力,電爐的技術參數,生產鈦渣所用鈦精礦成分,生產鈦渣的單耗,生產的鈦渣成分等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重點對比分析了攀鋼鈦冶煉廠與國外主要鈦渣生產企業的經營情況。該研究報告的完成,對攀鋼盡快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最終實現扭虧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