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10月根據三線建設計劃決定建設的我國最大流程最全的海綿鈦專業生產廠遵義鈦業盡管現在依然保持國內海綿鈦行業的“排頭兵”地位,月產始終保持千噸左右,但產能已經大幅壓縮一半以上,生產能力陷于“大馬拉小車”的境地。兩家曾經為國防事業作出可圈可點突出貢獻的國有企業,如今面臨的艱難境地需要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鈦好了!
中國工程院李東英院士說過,鈦的優異性能“鈦”好了,耐高溫、耐低溫、耐腐蝕、比重輕、強度高、與人體有相融性等。鈦的優點也是鈦的缺點,用了不容易壞,使用壽命長,大大延長了使用單位的生命周期與采購周期,這對鈦企業銷售也不是太好。優點缺點歸納為一點:鈦的性能太好了。
的確是這樣,鈦好了,其優異性能優于不銹鋼、銅、鋁等,但因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過去價格遠遠高于不銹鋼、銅等,一直很難替代其它金屬。所以,盡管“鈦好了”,結果因價格高昂,導致推廣應用相對較難。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成立的全國鈦推廣應用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是在這種背景情況下組建起來的,目的就是要促進鈦金屬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因為鈦應用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的性能十分優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始前蘇聯、美國就開始在飛機、潛艇等裝備上大量研制并使用鈦及鈦合金,從而助推了兩國在海洋、航空、航天領域的強勢地位。日本在核電、化工、民用等領域也大量推廣用鈦。當美國、前蘇聯和日本鈦及鈦合金產能早已形成萬噸規模時,2000年中國海綿鈦實際產量仍不足兩千噸。這是中國鈦工業的落后,也是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
鈦好了,鈦有潛力了,這為我國鈦工業發展注入了生機。
鈦熱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爆發式增長,隨著航空、航天、海洋、化工領域用鈦需求量大幅增長,融新材料金屬、親生物金屬、海洋金屬、航空金屬于一身的“鈦好了”的優異性能被挖掘出來,同時被廣泛應用于化工、建筑、醫療、體育、海水淡化等眾多領域,鈦及鈦合金發展的春天到來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引領中國海綿鈦工業發展的遵義鈦業與引領中國鈦加工業發展的寶鈦集團并駕齊驅在快速發展中擴張,我國海綿鈦產量從2000噸很快躍上三千噸五千噸直至上萬噸。遵義鈦業一路領先,率先成為5000噸、一萬噸的規模型企業,2004年至2007年海綿鈦價格很快從五、六萬元一噸上竄到二、三十萬元一噸。產能不足,有價無市,高額利潤刺激,令房地產商、服裝商、酒店商等各類投資商蜂擁而入,2004年開始,我國從北有國企撫順鈦業南有“三線企業”遵義鈦業兩家海綿鈦企業逐步蔓延,老廠加快擴產步伐,新廠加快建設步伐,很快新建了海綿鈦廠——2005年底我國海綿鈦生產企業由兩家增長為3家,2006年增長為10家左右,如今生產、半停產、停產、被兼并重組和在建海綿鈦廠大大小小有20家左右,產能從2000噸擴張到15萬噸左右。鈦加工企業更是雨后春筍,尤其是作坊式的小加工鈦材企業在西安、東北遍地開花,我國鈦及鈦材加工業發展進入無序狀態。
鈦熱了,發“燒”了,鈦在不經意間種下了短時期內難以消化的惡果。
鈦冷了!
隨著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鈦生產大國與鈦消費品大國,隨著鈦及鈦合金產能直線上升,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臨,鈦的價格像坐“過山車”一樣,在一陣狂喜狂暈甚至狂癲之后從二、三十萬元一噸跌到十萬元以下,一些剛建的海綿鈦企業被大幅下跌的價格砸得措手不及。貴州西南鈦業還未建好就夭折了,卷入其中的房地商損失十分慘重。遵義一酒店老板投資的桐梓東方鈦業土建工程還未完工就四處尋求政府出面讓遵義鈦業、寶鋼等多家股東接盤組建遵寶鈦業。遼寧民營企業華神鈦業被寶鈦集團重組兼并。盡管這樣,仍然有20家左右的大小海綿鈦新廠和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鈦錠、鈦板、鈦絲等鈦材加工企業出爐。產能過剩導致曾經紅火的鈦市場迅速降溫,從“火焰山”跌入“冰山”,中國鈦工業從2008年一路跌跌撞撞至“冰窖”以來,國企、民營的“眼淚在飛”:曾經紅紅火火的鈦市場冷落了。
鈦痛了!
“熱”起來的市場是因為供不應求,“冷”下來的市場是因為供大于求,也有全球經濟蕭條所致。當經濟逐步回暖,一個行業依然一跌再跌,跌跌不休,全行業都在痛心甚至絕望的時候,說明這個行業發展已經嚴重偏離科學發展的軌跡。比如海綿鈦行業從2008年價格一路下跌以來,跌得鈦業人悲痛欲絕,欲哭無淚。20年前的1993年,海綿鈦一級品賣到4.8萬元—5萬元/噸,2013年以來價格大幅下跌,從跌破5萬元以來目前已逼進4萬元的邊緣,全行業都在掙扎中支撐前行,撫順鈦業的停產,遵義鈦業等多家企業大幅減產,說明中國鈦工業真的“很痛”。在市場價遠遠低于20年前的價格水平時會有幾家企業能夠擺脫困境?其實,現在拼的都是看哪家家底“殷實”!看誰支撐的時間長!相反,國有企業遵義鈦業、撫順鈦業因建企時間長,社會包袱沉重,要承載社會責任,要穩定員工隊伍,競爭力與民營企業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這不僅僅是產能過剩帶來一個產業的痛,更是國企再困難都要承載社會責任的痛。
鈦好,性能優越應用領域寬廣;鈦熱,投資失去理智需要降溫思考;鈦冷,無序發展帶來產能過剩的惡果;鈦痛,需要“化悲痛力量”,無序發展的苦果需要自己咽下。
鈦痛,這是黎明前的痛,只有在優勝劣汰中讓適者生存,優者存活,鈦好的價值才會得到科學發展,科學利用。中國鈦工業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挺過黎明前的黑暗就會迎來鈦工業科學發展的春天。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