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鈦白粉行業已經歷3年洗牌期,2014年國內鈦白統計產能約330萬噸(同比增長10%),產量為243.5萬噸(同比增長13%),此前規劃的新增產能大部分已擱置。由于目前硫酸法生產工藝已不再審批,而另一種工藝氯化法的技術門檻和投資成本很高,目前看來2015年的新增產能主要包括金浦鈦業8萬噸、四川龍蟒6萬噸、佰利聯6萬噸,合計20萬噸,產能增速約為6%。
另一方面,我國鈦白粉行業較為分散,10萬噸以上規模的產能合計占比約50%,而5萬噸(經濟生產規模的臨界點)以下的產能合計占比約30%,在環保執行力度逐步加大以及市場調節下,行業將得到進一步整合優化。
2、在出口和國內市場拉動下,鈦白粉行業需求穩步增長
需求端,2014年國內鈦白粉表觀消費量為210萬噸,同比增長約10%。涂料是鈦白粉的主要下游(占比約60%),2014年我國涂料產量1648萬噸,同比增長7.87%。在建筑、工業、汽車等相關行業的拉動下,預計我國涂料需求仍將保持穩步增長。
出口方面,2014年我國鈦白粉出口量55.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7.08%,主要得益于歐美經濟復蘇以及亞太新興市場較快發展。考慮到國內鈦白粉品質的進一步優化,以及國內鈦白粉具有的價格優勢(目前國外硫酸法鈦白價格約為1.7萬/噸,國內約1.15萬/噸),預計未來出口仍將保持在較好水平。
3、氯化法鈦白粉在環保和盈利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目前我國鈦白粉主要采用硫酸法工藝,但該工藝污染較大,氯化法將是我國鈦白行業發展的方向。氯化法采用高鈦渣作原料,生產成本比硫酸法高2500元/噸左右,但由于質量好且應用領域的區別,氯化法產品盈利優勢較為明顯(目前國內硫酸法鈦白價格約1.15萬/噸,氯化法約1.7萬/噸)。目前我國只有個別企業采用氯化法:佰利聯(6萬噸)、云南新立(6萬噸)、漯河興茂(6萬噸產能)、錦州鈦業(3萬噸)。氯化法在連續化生產環節的難度極高,同時氯化法市場空間巨大,我國每年進口氯化法鈦白約20萬噸,一旦取得技術突破的企業有望快速占領市場成為標桿企業。
4、公司是國內鈦白龍頭優勢明顯,氯化法工藝有望今年中期取得突破
公司現有產能包括20萬噸硫酸法鈦白、6萬噸氯化法鈦白(處于調試狀態),為國內除龍蟒外的最大廠家。2014年上半年公司鈦白銷量約9.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約68%,預計全年產銷量約20萬噸(出口占比50%多)。原料鈦礦目前價格約500元/噸(2014年約800元/噸),預計未來仍將低位運行。目前為國內鈦白粉需求淡季,市場價約1.15萬/噸,公司每噸盈利約800元。按此測算,僅20萬噸硫酸法鈦白就能帶來1.6億的凈利。鈦白粉市場價每上漲200元/噸,公司年化業績增厚0.15元/股。
公司6萬噸氯化法鈦白項目采用國外先進技術,且在廢渣和廢酸等環保處理技術上具有業內領先優勢,該項目有望在今年中期取得技術突破。假設項目達到滿產的正常運行狀態下,噸凈利按4000元測算,6萬噸氯化法鈦白將帶來2.4億的新增凈利。
5、定增和股權激勵方案彰顯對行業和公司前景看好
此前公司公告擬向許剛等5名特定對象管以不低于18.93元/股定增4000萬股募集7.57億,其中5億用于償還銀行貸款,2.57億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同時公司以10.52元/股向763名激勵對象授予1510萬股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目標:以2014年為基數,2015-2017年凈利增速不低于45%、60%、75%。本次定增公司董事長、董事和高管全額參與,再加上推出的激勵方案,彰顯了管理層對行業和公司前景的看好。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