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鋅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加工性、可焊性和涂漆性,在汽車、家電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表面質量要求很高,任何表面瑕疵都會造成降級品的出現。而絲狀斑跡缺陷是一種較具危害性的表面缺陷,會對成品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需要分析并加以控制。
外觀形貌:絲狀斑跡缺陷沿軋制方向分布,呈白色線狀色差,時長時短,寬度較窄,絲狀斑跡間無明顯夾角,一般在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局部產生,上表面較多,是一種嚴重影響電鍍鋅板表面外觀質量的色差類缺陷。
分析認為:熱軋工序中,除鱗不徹底,鋼板表面的氧化鐵皮和夾渣殘留,隨后的酸洗也不能清洗壓入鋼板前皮的氧化鐵皮和夾渣,但在后續的大壓下量冷軋和電鍍前的酸洗中,氧化鐵皮或夾渣卻可能暴露在鋼板的表面,導致電鍍鋅過程的絲狀斑跡的形成。
為此,相關控制措施是:
1、增大除鱗水壓力,除鱗水管均勻分布,熱軋除鱗全道次6次,防止氧化鐵皮壓入,清除輕微保護渣,防止夾渣殘留鋼中;定期檢測軋輥表面粗糙度,杜絕軋輥表面剝落物殘留鋼表面。
2、確保終軋溫度,降低卷取溫度,避免兩相區軋制,采取潤滑軋制,控制非{111}織構產生。粗軋出口溫度控制在1100±20℃,精軋出口(終軋)溫度控制在910±20℃,卷取溫度控制在680±20℃。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使電鍍鋅板絲狀斑跡缺陷的以控制,大幅度提高電鍍鋅產品的表面質量。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