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在煤炭、電力(核電和火電)、油氣和太陽能等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1)煤矸石的利用是變廢為寶的創舉。煤矸石是采煤中的廢棄物,估計全國已有數億噸之巨。我國從1972年就開始利用煤矸石生產氯化鋁或硫酸鋁。在更新工藝中,不銹鋼濃縮器的腐蝕相當嚴重,我國自制鈦反應釜、攪拌器和盤管加熱器(氯化鋁用)和濃縮加熱器(硫酸鋁用)已有十年以上的運轉實踐。
(2)濱海電站凝汽器用薄壁鈦管。60年代之前均采用鋁黃銅或B30白銅管,隨著海水污染日趨嚴重,使用壽命明顯下降。早在60年代英國就已使用全鈦凝汽器,70年代日本推出薄壁(0.3-0.5mm)焊接鈦管的凝汽器,成本大幅度下降。直至1987年,工業發達國家已有30%采用鈦凝汽器。由于核電站對于安全運行可靠性要求特別高,所以尤其重視鈦凝汽器的使用,大部分采用薄壁焊接鈦管和無縫鈦管。我國在70年代后期開始試驗國產鈦管。1983年以來,先后在浙江臺州電廠、上海金山熱電廠、浙江鎮海電廠等9個電廠采用18臺全鈦凝汽器,共用鈦管700t,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3)油氣鉆采中,英國在深600m、262℃的含5%H2S和25%NaCl中,使用了鈦制鉆采設備。前蘇聯采用了鈦泵、鈦閥和鈦制沖洗鹽水設備。我國在天然氣井口為解決600—700atm的高溫H2S、C02和水蒸汽的腐蝕,使用了Ti-6Al—4V的閥板、閥座和閥桿,長期使用效果甚好。 (4)海上油氣開采要長期承受海水腐蝕和應力腐蝕。國外廣泛采用Ti-6Al—4V作為石油平臺支柱、繩索支架、海水循環加壓系統的高壓泵、提升管及聯結器等。因為Ti-6A1-4V不僅耐海水腐蝕,而且具有高韌性、高屈服強度和高疲勞極限。最近國外選擇鈦的預應力采油管接頭,這種接頭組裝簡便快捷、重量輕,并保持彈性密封性,鈦是最佳的優選材料。我國的海洋石油工業正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當前平臺的結構件和關鍵部件及設備均從國外進口,國內材料很少應用。但可以預期,鈦將會在這里找到廣闊的市場。
(5)核電站放射性廢物蒸發器的操作溫度高于130℃,濃縮時還有產生沉積物而發生縫隙腐蝕的可能性。因此,蒸發器的最佳材料應是Ti-6Al-4V,在承受高壓的情況下可以選用Ti-15Al-2.5Sn。
(6)汽輪機透平葉片原用0Crl3不銹鋼,由于在沉積物中有縫隙腐蝕和點蝕問題,疲勞壽命下降。鈦合金是最理想的材料。前蘇聯開發出了Ti—5Al—2.5Sn蒸汽透平長葉片,并已推廣應用于生產。近年來美、日等國傾向于使用Ti-6Al—4V。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