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效樹脂復蘇技術
離子交換樹脂(以下簡稱樹脂)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鐵質、有機物、懸浮物、硅質、微生物、重金屬等有害雜質的污染,使樹脂中毒,用常規方法無法將這些雜質完全除去,造成樹脂交換容量下降,甚至完全失去交換作用。
高效樹脂復蘇技術是利用BM、CBA、ASB等復蘇藥劑,配合超聲波,對中毒樹脂進行除雜活化。舊樹脂復蘇率可達99%,工作交換容量和使用壽命均達到新樹脂性能;新樹脂復蘇后工作交換容量和使用壽命提高30~50%。可節約樹費用,降低酸、堿和工業鹽單耗,減少廢棄樹脂所造成的“白色污染”。
2. 活性鐵常溫除氧技術
該技術是利用活性鐵在常溫下進行給水化學除氧,再利用特殊樹脂進行除鐵除雜,處理后給水是常溫的,其氧含量、電導率、硬度、二氧化硅、鐵、銅等指標均可達到甚至優于高壓鍋爐的給水水質國家標準,噸水處理成本僅為0.2元/噸。采用活性鐵常溫除氧代替原有的熱力除氧,直接效益是杜絕除氧箱蒸汽放空浪費,鍋爐節能2~3%;間接效益是利用常溫除氧水回收低溫余熱,供給鍋爐和其他工藝用水,降低給水升溫能耗,解決低溫余熱回收的世界性難題。
3. 工業水雙室満室床除鹽技術
該技術是以自主研發的雙室滿室床為依托,融合精密同步再生、免加氨等先進技術為一體的新型離子交換除鹽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投資少:比固定床、浮動床和滿室床均減少15~20%,比反滲透減少20~30%。
運行成本低:比固定床、浮動床和滿室床均減少20~30%,比反滲透減少30~40%。
廢水量少:廢水達標排放,廢水量比固定床、浮動床和滿室床均減少30~40%,比反滲透減少90%。
產水量大:超30%負荷運行時水質仍然達標,而反滲透通常難于長期滿負荷運行。
占地:比固定床少30%,比浮動床、滿室床和反滲透少20%。
操作維護簡便:再生時間比固定床縮短60%,且易于實現自動化。該技術全國領先
4. 高效乏汽回收技術
我們研發的多流程縱流乏汽回收技術,利用常溫水(或物料)熱交換來回收乏汽熱能,設備高效緊湊,具有如下特點:
乏汽回收器內能達到常壓或微負壓,有利于乏汽的排出。
乏汽回收器運行壓差<0.2MPa,不需增加動力輸送。
冷側介質不與乏汽接觸,不受乏汽雜質的污染。
冷側介質溫升高,回收乏汽量大。
內部結構設計獨特,運行時不發生震動或哨叫。
根據介質性質和乏汽雜質采用不同材質,防止設備腐蝕。
5.雙流防亂層機械過濾技術
機械過濾的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懸浮物。傳統機械過濾器內石英砂采用粒徑由大至小自下而上布置,石英砂填料層厚度約為1200mm,運行時原水從上往下流過過濾器,反洗時水流反向,當反洗流量過大時容易導致上層小的石英砂往下泄漏,即亂層,過濾阻力增大,過濾效果變差,出水懸浮物得不到保證,影響樹脂床的正常運行。
設計的雙流防亂層機械過濾器,產水能力比相同直徑的傳統械過濾器提高80~100%,而且無論反洗流量多大,填料都不會亂層,反洗時間及反洗水量比傳統機械過濾器減少75%,出水懸浮物含量低于1毫克/升。
6. 循環水軟化技術
原工藝普遍采用硬水循環,通過添加阻垢劑和殺菌滅藻劑進行阻垢,該方法存在問題:
運行成本較高:
冷凝器結垢較嚴重:由于循環水硬度較高,即使進行阻垢處理,冷凝器結垢現象仍然普遍存在,不僅影響冷凝器熱交換,還增加了清洗費用。
循環水濃縮倍率低:由于不斷蒸發,循環水硬度隨著升高,當硬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更換循環水,加大了廢水排放量。循環水軟化技術就是利用新型固定床軟化器對全部的補充水和部分的循環水進行軟化處理。其特點為:
運行成本低:系統不增加動力,其運行成本主要為補充水軟化成本,由于循環水補水率平均為1%以下,實際補充水量很少,軟化成本低。以6000噸/小時循環水系統為例,補充水量小于60噸/小時,補充水軟化成本為0.2元(原水硬度為3毫摩爾/升),每年運行成本不足10萬元(年生產8000小時計),比原工藝降低成本20~50%。
防止冷凝器結垢:循環水軟化處理從根本上防止了冷凝器結垢,保證冷凝器正常熱交換,還節約了清洗費用。
加大循環水濃縮倍率:由于循環水硬度很低,循環水濃縮倍率可以提高3倍以上,減少75%的廢水排放。
投資少:設備投資額主要由循環量決定,一般每1噸/小時循環量的投資為95~120元。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