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寧鐵鈦”)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勇收到一條喜訊:他被確定為攀枝花首批24名“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培養對象之一。“去年就在申報材料,現在終于塵埃落定。”羅陽勇懸著的心落了地。
去年,攀枝花啟動實施“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遴選確定、定向培養、考核管理、滾動淘汰等機制,力爭用5-10年時間培養出30名釩鈦產業行內知名并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家。
創新創業企業家涌現。
首批24名“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培養對象,均是從事釩、鈦及釩鈦相關產業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以及表現突出的副總經理;年齡在50周歲以下,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這是最基本的入選條件。”據攀枝花市人才辦副主任王建國介紹,這些企業家還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任職期間,所在企業盈利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持續發展能力等有較大幅度提高。
羅陽勇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安寧鐵鈦已瀕臨破產。羅陽勇臨危受命,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以公司固定資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共籌集資金1.5億元引進國內大型選礦設備和先進工藝改建選礦廠,引進專業人才對公司采礦、爆破、選礦各環節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如今,安寧鐵鈦已經具備了綜合利用低品位釩鈦磁鐵原礦300萬噸/年,生產鐵精礦100萬噸/年、鈦精礦2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企業不僅起死回生,還闖進攀枝花民營企業十強行列。
在 這24名優秀企業家中,既有像羅陽勇這樣的創業人才,也有像攀鋼鈦業公司技術總監劉峰那樣的技術創新人才。
2011年,劉峰相繼組織開展了越南礦、非洲礦、攀枝花周邊礦、莫桑比克礦以及多礦種混合冶煉生產等10余項電爐攻關試驗研究,總結出了“根據電極位置變化進行電爐冶煉操作法”、“三相功率平衡操作法”等7項先進操作法,提高了生產能力。
針對冶煉過程中產生泡沫渣,電耗較高且冶煉時間加長等瓶頸問題,劉峰又思考開了,經過攻關,2013年,劉峰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攀枝花微細粒級鈦精礦冶煉鈦渣成套工程化技術,鈦渣處理成本每噸降低150元。
每年安排30萬專項培訓費
今年,攀枝花市經信委組織8個市級部門、3個市級行業協會專家組成評審組,根據《攀枝花“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培養對象評審辦法》,對符合條件的35名人選進行了評審打分,其中創新能力分值最高達30分,最終選取了得分在70分以上的33名人選在市紀委、市人社局、市國稅、市地稅等部門征求意見。
但這33名人選并沒有全部獲得通過。“由于各種原因,相關部門對幾個人提出了異議”,攀枝花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最終,羅陽勇等24名企業家脫穎而出,成為“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培養對象。
據了解,攀枝花將通過創新制度機制、完善支持政策、營造良好環境、強化綜合培訓、提供公共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培養“釩鈦之光”優秀企業家,并在項目優先、促進團隊建設、提高政治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同時,攀枝花每年安排30萬元專項培訓補助經費,培養對象所在企業和主管部門按1:1配套,組織培養對象參加專題培訓、參觀考察學習、參加高層次學術交流會等培養活動,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促進培養對象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提升。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