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車鏈條長了松松垮垮傳動軟弱無力,鏈條短了難以扣上無法對接使用,只有齒輪鏈條吻合方能正常運轉。企業的發展其實也是存在著鏈條齒輪效應,適合對路的鏈條才會支撐、助推、延伸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新未來,鈦時代。”在2015中國鈦年會暨鈦產業發展論壇、鈦谷(寶雞)產品交易博覽會期間,記者采訪了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寶鈦華神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讓岐。他說,未來在航空、航天、航海、化工、醫療、建筑、民用電子等眾多行業以及一些細分領域會出現廣泛共享鈦應用的局面,在研發、生產、走向市場的轉型過程中,鈦產業迎來了“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發展空間,不管是國有鈦企還是民營鈦企,誰能憑借智慧走在高端鈦產品的前沿,誰就是某個領域手持“鈦鏈”當空舞的推動者,也是促進中國鈦產業邁出低谷的一次洗禮。
鈦產業是朝陽產業
雷讓岐說,盡管現在鈦產業處于低谷時期,但它畢竟是一個朝陽產業,總體呈現持續增長發展的勢頭,應用領域將會在航空、航海、航天、化工、電子、汽車、民用、醫療等眾多領域廣泛使用。寶鈦集團之所以在寶雞承辦“三會”,就是要在近幾年鈦產業的低谷時期,聚集鈦業群體,提振鈦業精神,科學發展智慧金屬鈦產業,以適應中國2025工業制造需求,朝著高端制造方向轉型,借“三會”東風引領中國鈦產業健康發展。
這次鈦年會邀約了多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他們涉及航空、艦船、材料等多個領域,旨在共同探討、指點鈦產業的科學發展。雷讓岐說,國外鈦產業發展有序,因而在金融危機之中復蘇很快,中國因為產能極度過剩與需求增長不匹配,仍處在低谷中轉型。轉型期中有的鈦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優質企業卻會在轉型升級中獲得生存與發展。這次邀請院士、專家前來把脈珍斷就是要共同探討中國鈦產業發展,為科學轉型指路,促使這個才發展幾十年的朝陽產業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產品與機制的碰撞
這是一個不太輕松又老生常談的話題。寶雞鈦展上少了我國第一家海綿鈦廠撫順鈦業的身影,因為撫順鈦業2014年以來全面停產的狀況告訴業界:撫順鈦業可能在中國鈦產業圈子內已經很難東山再起了。雷讓岐說,近10年中國鈦及鈦加工材企業雨后春筍般增長,國有、民營鈦企競爭激烈。相對而言,民營鈦企機制靈活,而國有鈦企機制略顯僵化。國有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體制問題。民營企業產品、機制同步面對市場化,而國有企業則是產品面對市場化,機制遠離市場化。民營企業用人根據市場需要,國有企業用人則無法與市場需求對接,背負著沉重的社會包袱,從這個角度講,競爭的同步性對國有鈦企是極不公平的。因此,地方政府不能過渡引導企業投資相同產業,這對同業競爭是雪上加霜,近幾年的國內鈦產業很難走出低谷期與政府過渡引導投資有用很大的關系。鈦產業企業下一步面臨整合期,只有按照市場的整合,產品市場化與機制市場化同步發展才能為國有、民營鈦企找到一個整合的切入點,從而在碰撞中規范中國鈦產業的發展軌跡。
“干粗活”時代漸行漸遠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說,“中國的高端合金生產幾乎微乎其微,中低端產品卻十分過剩”。雷讓岐說:“‘干粗活’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干粗活”的提法意味深長。看看中國的鈦及鈦加工材企業,中低端產品很多,“復制型企業”很多,大家都擠在科技含量不高的中低端領域生產,多半都是短、平、快,而涉及高、精、尖企業并不多,這也是鈦產業低谷運行中需要反思的問題。在未來的過程中,那些在新領域缺失突破,缺失向高端產品轉型的鈦企業將會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在向高、精、尖企業的轉型發展中,有的企業往往重視的是主要設備的投入,忽視配套設備的匹配,而恰恰一些輔助設備是為研制高端產品錦上添花。如同綜合性人才一樣,專而精的同時也需要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才能成為復合型人才。高端產品正是在主要設備與配套設備的匹配下研發出來的,這個“設備”有著廣義上的意義,包含著人、財、物,也包含著企業的精、氣、神。
高端產品研制需要精力,高端產品缺失鉆研的定力。大家都去爭著弄項目、弄資金、弄市場,沒有停下腳步靜下心沉住氣去研發高端產品,忽略了極致才會出精品的理念。隨著低谷的煎熬,低谷的突破,高端產品研發會將得到不少企業的重視與實踐,因為,市場用殘酷無情告訴人們“干粗活”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三、四年左右的時間內,不少鈦企業會在市場的作用下自發整合。大眾化企業面臨一次洗牌,只有在各自細分領域獨樹一幟的企業才會屹立不倒。
產業鏈與應用鏈的轉變
“產業鏈”延伸聽起來很美好,很有憧憬,但卻誤導了不少企業走上無盡延伸的誤區,上游、中游、下游企業都在忙著產業鏈延伸,不但導致產能、資金的重復性浪費,更導致上、中、下游企業間在產業鏈中發展“吃同樣的飯,干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
雷讓岐提出了一個鈦企業應該從產業鏈延伸到應用鏈轉變的思路。他說,“鈦企業不能再在產業鏈延伸上走“高大全”了,不能“麻雀雖小五臟全”,而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特色與優勢,在應用鏈上苦下功夫,研發生產擁有自身特色甚至“唯我獨有,唯我獨好,唯我獨尊”的產品,不應該在產業鏈上相互延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弄得大家在多種產品中相互交叉、相互競爭。如有的海綿鈦企業本應該好好做精自己的海綿鈦產品,卻要千方百計向下投資去延伸加工材制造,有的加工材企業卻又要千方百計去向上投資海綿鈦生產,在產業鏈延伸中“你搶我的碗,我奪你的飯”,在這次寶雞鈦展上已經感受到了產業鏈相互延伸種下的惡果。”
應用鏈延伸的目的是做好自己的產品才是優勢。但產業鏈過于延長的結果或許是鞭長莫及,或會出現隔行如隔山。而應用鏈研發才是與市場接軌、結合市場需求有的放矢,揚己所長之策。未來是產業之間打破行業條塊,打破行業界限,發展相互融合。鈦及鈦加工企業不能把產業鏈延伸到各個領域,而應當在應用鏈中根據客戶要求把企業產品輸送到下游生產領域。這是一種簡單的社會分工,分段做精,協作發展,實現雙贏、多贏。
誰持“鈦鏈”當空舞!雷讓岐認為,只有先人一步在產品應用鏈上靜下心來搞研發,步入高端產品之列的鈦企才會在艱難的轉型中步入發展的平臺。做好自己,做優自己,做精自己,在未來的鈦產業轉型中才有資格有能力去舞動手中的產品“應用鏈”,使企業在優勝劣汰中立于不敗之地。
文章原標題:誰持“鈦鏈”當空舞——專訪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雷讓岐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