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稀有與貴重金屬循環利用基礎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在高溫合金中稀有與貴重金屬分離、回收工作取得突破,建立起從高溫合金廢料中回收獲得各種單質稀有、貴重金屬元素全面工藝及生產流程。
稀有金屬與貴重金屬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車、能源化工等領域,特別是在高溫合金中被廣泛應用。目前,我國高溫合金年產量約為5000萬噸,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占年產量的70%以上,僅沈陽市每年產生的高溫合金廢料已超過500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中科院金屬所的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研究,通過系統研究電解液成分、電解溫度等關鍵參數對高溫合金溶解過程的影響機制,揭示出在高溫合金電解過程中鈍性元素強氧化能力是電解過程的關鍵控制因素,設計具有“破鈍化”功效的強電解質,實現電解速率大幅度提升。該項目負責人表示,在今后的研發過程中,不僅要實現高溫合金中稀有貴金屬的回收再利用,同時將利用回收金屬制備高純及二次回收新型高溫合金材料,全面實現高溫合金高效生產。









陜公網安備 61030502000103號